周公旦

词语解释
周公旦[ zhōu gōng dàn ]
◎西周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为周公。先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并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分字解释
※ "周公旦"的意思解释、周公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见周公旦“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之典故。
2、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
3、武王即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任辅相,召公、毕公等人左右辅佐武王,按照文王生前的安排承继他的事业。
4、为此,武王召集周公旦、召公爽和太公望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决定采纳周公旦“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新旧”的怀柔政策。
5、“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蔡叔姬度被流放到郭邻。
6、周公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满于周公旦执政,便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三监之乱”。
7、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十五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胞弟,因灭商有功,与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合称为周初“四圣人”。
8、有说法称,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称“周初四圣”。
9、有说法称,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称“周初四圣”(造 句网)。
10、叔度之子胡,率德驯善,周公旦举荐为鲁国卿士,后又复封于蔡,称为蔡仲胡。
11、周公旦决定,将原来武庚统治的地盘划为卫国,把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将殷朝旧墟朝歌作为卫国国都,管理殷民七族。
12、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於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
13、维成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周武王姬发遣周公旦敢昭告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历代圣帝明王之神曰:“呜呼!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相关词语
- zhōu gōng周公
- zhōu lǐ周理
- dào zhōu道周
- guàn zhōu贯周
- jìn zhōu近周
- èr zhōu二周
- zhōu lún周轮
- huán zhōu环周
- zhōu mì周密
- zhōu zhuǎn周转
- sì zhōu四周
- shī zhōu湿周
- zhōu zhōu周周
- zhōu wéi周围
- quán zhōu全周
- zhōu mò周末
- huà zhōu化周
- zhōu fǎ周法
- lún zhōu轮周
- zhōu shí周时
- gōng jué公爵
- gōng jiāo公交
- gōng cè公厕
- gōng qǐng公顷
- gōng mén yǒu gōng公门有公
- gōng niú公牛
- gōng wù公务
- gōng yìng公映
- gōng sūn公孙
- gōng quán公权
- gōng jīn公斤
- gōng chā公差
- gōng lǐ公里
- gōng kāi公开
- gōng suǒ公所
- gōng dé公德
- gōng zhòng公众
- gōng bǔ gōng pàn公捕公判
- gōng shēng公升
- gōng shì公示
- yuán dàn元旦
- míng dàn明旦
- cǎi dàn彩旦
- yuē dàn约旦
- jǐng dàn警旦
- dàn dàn xìn shì旦旦信誓
- huā dàn花旦
- dàn lái旦倈
- dàn huì旦会
- chén dàn晨旦
- dàn míng旦明
- dàn dàn旦旦
- qìng dàn庆旦
- dàn yún旦云
- bā dàn巴旦
- chè dàn彻旦
- shuǐ dàn水旦
- kūn dàn坤旦
- hè dàn贺旦
- chū dàn初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