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ē

楔子


拼音xiē zǐ
注音ㄒ一ㄝ ㄗˇ
词性名词


楔子

词语解释

楔子[ xiē zi ]

⒈  用来加强、支撑或保持固定位置的固体物。

在后轮后面放进楔子。

block; wedge; peg; prologue;

⒉  楔形文字中的楔形笔划。

楔形文字…乍看只是一种无意义的、乱糟糟的楔子。

wedge;

⒊  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儒林外史》

引证解释

⒈  一端平厚、一端扁锐的竹木片。多用于插入榫缝或空隙中,起固定或堵塞作用。

《水浒传》第五五回:“水底下早钻起三四百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

⒉  比喻插进去的人或事物。

唐 平铸 《转战江淮河汉》:“﹝我军﹞把第一个楔子塞进了敌人防守的南岸。”
《收穫》1981年第1期:“他抢在 郑义桐 前面插了一楔子:‘这是大事,要请示地委同意才能执行!’”

⒊  戏曲、小说的引子。一般在篇首,用以点明、补充正文。 元 杂剧也有在本与本或折与折间使用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格局》:“元 词开场,止有冒头数语,谓之‘正名’,又曰‘楔子’。”
《儒林外史》第一回:“究竟 王冕 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国语辞典

楔子[ xiè zi ]

⒈  填补空隙的东西,如木塞。

《水浒传·第五五回》:「水底下早钻起四五十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

⒉  元杂剧中,在四折之外,视剧情需要所加的独立段落,以衔接剧情。

⒊  小说前的序文。

《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英语wedge, peg, stopper, prologue (in some modern novels)​, prologue or interlude in Yuan dynasty drama

德语Keil (Adj, Phys)​

法语cale, cheville (bricolage)​, obturateur, prologue

分字解释


※ "楔子"的意思解释、楔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卷曲的,像小楔子一样的稀疏的胡子神气活现地向旁边翘着。

2、本文就橡胶楔子的两种粘接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

3、将支承侧杆对着焊接压板夹钳推.如图所示的那样用锤子将楔子敲紧.

4、嵌入一个楔子就可纠正误差。

5、用上好的柚木建造而成,船板采用传统工艺,是靠楔子和榫子来固定的。

6、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楔子

7、开始劈开,用锤把斧头楔子从一头的锯口打进原木。

8、这种被设计成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瓦楞纸板(没有螺丝和楔子)椅子,听起来是蛮有前途的。设计是在“特殊职业中心”完成的,在那里想必有很多工人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工作。

9、但即使对于核能来说,形成一个楔子需要的核电产能是目前的三倍。

10、在我停下车时,把后轮用楔子塞住。

11、从伤口流入瘴气,为了让一直被结界守护的幛子允许它们侵入的楔子

12、但是,布什2004年打造的这个楔子,现如今正嵌入了自己的统一战线,各保守主义知识阶层全线反水。

13、一天,他独自一人去另一个城邦会朋友,路过荒山野岭,在路边休息的时候,看到路边的一根粗木桩的裂缝中钉着一根木楔子

14、心神不定、恐懼不安。元.喬吉.一枝花.雲髫金雀翹套.梁州第七曲:「不能夠偷工夫恰喜喜歡歡,怕蹶撒也卻忑忑忐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從未駁駁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厭天生敢。」亦作「忐忐忑忑」、「忐上忑下」。

15、2000年,上海评弹团创排中篇评弹《孙庞斗智》,吴新伯一人说一回楔子,再与人合说最后一回《马陵道》,那是他第一次跳出《水浒》说别的评话书目。

16、他用木楔子取代钉子制作家具。

17、这种薄的纳米尺度的楔子形状吸收能力强,顶部吸收蓝光,底部吸收红光。

18、再愚蠢的人也不会拿自己的拳头当楔子用。

19、它们的头形状像楔子,他们大眼睛和一个小枪口。

20、他用锤子把楔子砸入石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