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g suì
注音ㄈㄤ ㄙㄨㄟˋ
繁体芳歲
⒈ 指农历每年的首月。
⒉ 芳春;盛年。
⒈ 指农历每年的首月。
引《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⒉ 芳春;盛年。
引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唐 李白 《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宋 王安石 《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
1、古人把一月视作吉庆、欢乐和春天的象征,所以一月还有嘉月、芳岁、华岁、春玉等别称。
2、另外,还有“三元”“元朔”“开年”“开岁”“芳岁”“华岁”“元春”“正朝”“元朝”“鸡日”等。
3、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4、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崔颢
5、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