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 dí
注音一ˊ ㄉ一ˊ
繁体儀狄
⒈ 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⒉ 用为酒的代称。
⒈ 传说为 夏禹 时善酿酒者。
引《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 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 禹,禹 饮而甘之,遂疏 仪狄,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赵整》:“祕书侍郎 整 以 坚 颇好酒,因为《酒德之歌》,乃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 妙识, 仪狄 先知。 紂 丧 殷 邦, 桀 倾 夏 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⒉ 用为酒的代称。
引《平山冷燕》第一回:“君尽臣欢,尊本朝故事,敕赐赋《醉学士之歌》;臣感君恩,择前代良謨,慷慨进疎仪狄之戒。”
⒈ 相传夏禹时善于制酒的人。
引《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
1、再说仪狄见师傅走了,自己就随着尧帝到崇州地一带的减河上边上重新立上烧锅,继续做酒。
2、嫘祖养蚕,大扰干支;仪狄巧思,酒浆浓烈;千年神甲,象形造字;仓颉灵感,文字排列。
3、中国酒的原始发明人很难断定,但比较合理的推断是起源于上古时期粮食的自然发酵。黄帝、仪狄、杜康等都是自觉酿酒并有所创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