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阳刻


拼音yáng kè
注音一ㄤˊ ㄎㄜˋ

繁体陽刻

阳刻

词语解释

阳刻[ yáng kè ]

⒈  浮雕。

引证解释

⒈  浮雕。参见“阳文”。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在这些石刻画像里, 孝堂山 石室的画像是阴刻的,直接用线条钩划出来; 武梁祠 的画像是阳刻的,是平面的浮雕。”

分字解释


※ "阳刻"的意思解释、阳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石雕遍于门框、门额、石柱、柱础,有浮雕、阴刻、阳刻、线刻等多种形式,连瓦檐瓦都是雕刻,图案典雅,刀工纯熟。

2、碑中题阳刻楷书“民故恩深显考乡评德寿吕公讳得翠府君之墓”,字形稍大;左右序文阴刻楷书八行,208字,内容简述吕得翠生平,字形稍小。

3、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阳刻叫朱文,反之的阴刻则为白文,缪篆为汉魏时期制印常用的篆书字体,以形体匀整、屈曲缠绕具绸缪之意而得名,字体为缪篆,写得古朴严谨,勾画非常端正。马伯庸

4、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5、是国内唯独的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彩色点染类剪纸。

6、蔚县剪纸在刀功上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的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阳刻细腻、秀丽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