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g yín
注音一ㄤˊ 一ㄣˊ
繁体洋銀
⒈ 即洋钱。
⒈ 即洋钱。参见“洋钱”。
引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洋银价高漕斛大,纳过官粮餘秸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继之 便叫了家人进来,叫他去搬行李,给了一元洋银,叫他算还三天的钱。”
⒈ 为铜五十、镍二十五、锌二十五的合金。色白而不生锈,多用以制造装饰品或器具,由德国人发明。
1、据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2、开列名单,每家给以洋银二元,聊助牵萝补屋之费。
3、给,投军者,预支一个月的军饷三块洋银。
4、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贰分”的试盖票,也称“红印花小字2分绿色加盖票”。
5、我封了四元洋银贺仪,叫出店的送到侣笙那里去。
6、这家拥有1000万客户的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表示,超额支付的部分是人为过失造成。银行正在通过“全力展开刑事和民事行动”追回这些钱款。
7、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