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当派

词语解释
噶当派[ gá dāng pài ]
⒈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引证解释
⒈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仲敦巴 创立。 宋 嘉祐 元年(1056年), 仲敦巴 建 热振寺 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 仲敦巴 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 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国语辞典
噶当派[ gá dāng pài ]
⒈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 bka'gdams pa 的音译。噶当,意为一切佛语都是对僧徒修习的指导。渊源于十一世纪阿底峡尊者,由其高足仲敦巴确立西藏的传承。后分成教典、教授、教诫三派。对西藏佛教各宗影响颇大。至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吸收其教义,创立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噶当派和格鲁派遂合而为一。
分字解释
※ "噶当派"的意思解释、噶当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那时候,这座藏传佛教噶当派“教典传承”在后藏发源地的古寺,只剩下残破的围墙。
2、已有900多年历史的热振寺,是西藏“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
3、生死轮回图又叫六道轮回图,藏语称“斯贝廓罗”,是藏传佛教图式和艺术表现题材之一,最早由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制,后来在其他教派广为流传。
4、纳塘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区境内,始建于公元1033年,属藏传佛教噶当派寺院。
5、江孜县境内白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
6、热振寺位于拉萨以北170多公里的林周县境内,由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于1057年创建,后改宗为格鲁派寺庙,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7、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起先是宫殿,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成为寺院后相继被噶当派、萨迦派、格鲁派掌管,今天归属于色拉寺。
8、中国的佛教除了汉传佛教还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也称为喇嘛教,分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噶当派等五个宗派。
9、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
10、该寺建于吐蕃王朝赤热巴巾赞普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初始信奉宁玛派,后改宗噶当派,是藏传佛教后宏期以来年楚河流域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古寺。
11、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12、藏传佛教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先后出现,各立学说,佛经翻译及注疏、历史、语言、文化等著作增多,文献载体也由骨、竹、木、石等变为纸制。
13、始建于公元1033年的纳塘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境内,属于藏传佛教噶当派。
14、据介绍,热振寺创建于1057年,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噶当派寺院。
相关词语
- gá gá噶噶
- gá lā噶拉
- gá xià噶厦
- tǎn gá ní kā hú坦噶尼喀湖
- zhǔn gá ěr pén dì准噶尔盆地
- gá bù lún噶布伦
- gá bēng噶嘣
- gá diǎn ér噶点儿
- gá gǔ噶古
- dá lū gá qí达噜噶齐
- gá dāng pài噶当派
- gá lāng lāng噶啷啷
- mǎ ěr gá玛尔噶
- xīn lā wù gá辛拉悟噶
- gá lún噶伦
- gá fēi噶霏
- gá lóng噶隆
- sà gá dá wá jié萨噶达娃节
- gá gǔ噶鼓
- gá lǎ噶喇
- dāng rán当然
- bào dāng报当
- dāng ér当儿
- gǎn dāng敢当
- dāng dāng当当
- dāng xiān当先
- dāng guī当归
- dàng pù当铺
- dāng shàng当上
- bàn dāng伴当
- dīng dīng dāng dāng丁丁当当
- biàn dāng便当
- dāng guān当官
- yīng dāng应当
- yà dāng亚当
- zhèng dāng正当
- tuǒ tuǒ dàng dàng妥妥当当
- zhé dàng折当
- dāng dào当道
- tíng tíng dāng dāng停停当当
- liú pài流派
- lái pài来派
- pài dìng派定
- fēng pài风派
- jiǔ pài九派
- méi pài梅派
- nán pài南派
- jīng pài京派
- pài shì派势
- huà pài画派
- shí pài时派
- bāng pài帮派
- pài shǎng派赏
- pài hé派合
- shī pài诗派
- rèn pài认派
- pài yǎn派衍
- jiā pài加派
- pài diào派调
- pài sòng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