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词语解释
玄奘[ xuán zàng ]
⒈ (602—664) 原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英Xuan Zang;
国语辞典
玄奘[ xuán zàng ]
⒈ 唐代高僧的法号。(西元602~664)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幼年因家境贫困,随兄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三岁入选为僧。其后游历各地,参访名师,研究《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等。因感诸家各擅一宗,说法不一,故欲取得总赅三乘的瑜伽师地论来解决疑难而决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险,才到那烂陀寺,投入戒贤之门。贞观十九年返长安,带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䇲,六百五十七部,其后将近二十年间共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译本无论在质或量上都超过各译家的成就,为中国最伟大的经译家之一。弟子数千人,著名的有窥基、普光等。在中国民间更从玄奘取经的经历敷演创作不少文学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的《西游记》等。
英语Xuanzang (602-664) Tang dynasty Buddhist monk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ed to India 629-645
德语Xuanzang (Eig, Pers, 602 - 664)
法语Xuanzang
分字解释
※ "玄奘"的意思解释、玄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果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没有西游记,就没有我们猴王世家四代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没有玄奘大师就肯定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所以说西游精神和玄奘大师的精神不光是民族脊梁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都该感受到的奋发精神。六小龄童
2、玄奘有极高的佛理造诣,又精通梵汉语言文字,其译经和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3、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
4、由于玄奘精通梵文,深得佛经奥旨,广博各宗各派,因而译笔精湛,准确深刻,通顺流畅,言辞明达。
5、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6、玄奘随后给了器佛圣一个我一定擎天霸地,气凌霄汉的眼神,血液已经加快的玄奘请求地说:“三师傅,我要把小灵儿给带去,我怕他自己孤独。
7、碎叶城是丝绸之路重镇,盛唐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碎叶乃其四镇之一,玄奘西行亦经于此。
8、然而,他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生长在王侯家里的窥基,后来竟成为玄奘法师的高足弟子,唯识宗的一代祖师。
9、《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玄奘还是有区别的。
10、由陈玄奘大阐法师,开演诸品妙经。
11、玄奘想冲过去,想成为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悟空及其他徒弟看见了试图阻止他。
12、玄奘法师一生都致力于弘扬法旨.
13、后来玄奘高徒窥基法师圆寂后,灵骨塔也安置在兴教寺,位于玄奘大师塔右边。
14、而玄奘被公认为是其中最卓越的大师。
15、646年,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
16、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
17、唐太宗诚心恭奉灵性明师唐玄奘而造就。
18、后来,他成为玄奘大师的传人,法相宗的大师。
19、玄奘认为此经在国内虽已有译本,但容量不全,误漏甚多,如果选译,难免阉割原文,有失本旨。
20、灵谷寺开辟食斋祈佛区,镇寺之宝玄奘顶骨首次公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