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ě xíng
注音ㄒ一ㄝˇ ㄒ一ㄥˊ
繁体寫形
⒈ 谓从外形审察病人。
⒉ 画像,图写形貌。
⒈ 谓从外形审察病人。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越人 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⒉ 画像,图写形貌。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陆德明 ﹞入朝, 太宗 引为文馆学士,使 阎立本 写形。”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
宋 邓椿 《画继·徽宗皇帝》:“凡所得纯白禽兽,一一写形作册。”
⒈ 医生审察病人的形貌。
引《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 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⒉ 图写形貌。
引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诗:「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1、吾,与荒落山川结缘已久之人也,既长识吾友伟岸或俊逸清幽之貌,故尔每欲为之写形传神。
2、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以意运法,使法就意,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形神兼备。
3、其作品重用笔略写形,笔触厚重,人物造型生动准确,构图饱满。
4、最重要是“骨法用笔”强调线条,即用书法线条所具有的内涵、精神达到“以神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