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临事而惧临事而惧的意思
línshìér

临事而惧


拼音lín shì ér jù
注音ㄌ一ㄣˊ ㄕˋ ㄦˊ ㄐㄨˋ

成语解释 临事而惧

繁体臨事而懼
词性成语

临事而惧

词语解释

临事而惧[ lín shì ér jù ]

⒈  谓遇事谨慎戒惧。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引证解释

⒈  谓遇事谨慎戒惧。

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 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 街亭 违命之闕。”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闕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

国语辞典

临事而惧[ lín shì ér jù ]

⒈  处事谨慎小心。

《论语·述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

分字解释


※ "临事而惧"的意思解释、临事而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愿大王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量敌而进,虑胜而会,则霸王事业可卜矣。

2、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

3、林文等听了,很称他临事而惧,思虑周到。

4、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5、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6、他说的“标点实非易易”云云,这中间透露着临事而惧前辈老成的敬业精神,回顾我所做的工作,实在不胜惭惶。

7、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8、他认为带勇之人要懂得谋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书本,不因循旧法,择善而从,灵活变通。

9、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

10、我段誉虽不自诩为君子,也不至于临事而惧,如此不堪。

11、只是事出仓猝,我等皆临事而惧,我二弟出语莽撞,还望仙师海涵。

12、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13、此亦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