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利病


拼音lì bìng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ˋ

利病

词语解释

利病[ lì bìng ]

⒈  犹利弊,利害。

⒉  优劣。

⒊  利于治病。

引证解释

⒈  犹利弊,利害。

《淮南子·要略》:“兆见得失之变,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妄没於势利,不诱惑於事态。”
《新唐书·杨瑒传》:“帝尝召宰相大臣议天下户版 延英殿,瑒 言利病尤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文学之士,不至遗弃,又通知民间利病,以其曾试於外也。”

⒉  优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刘季绪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⒊  利于治病。

《越绝书·外传计倪传》:“苦药利病,苦言利行。”

分字解释


※ "利病"的意思解释、利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闰六月初二日,监国伊始,一切民间利病,许贤达条陈,孤将悉与维新,总其道揆,副海内喁喁之意焉。

2、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3、宋仁宗天圣6年(西元1028年),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晏殊荐为秘阁校理。

4、光解正慎宜,不为放谈,乃曰: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

5、切近之职为天子耳目,宜知四方利病,奈何拒绝宾客!虽安身为便,如负国何!

6、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

7、谁知事与愿违,他始终未开窍,未领略父母的苦药利病,令人寒心。

8、诚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标诸贤臣,讲求天下利病,速拿严嵩父子并其党羽赵文华等,急付典刑;洗数十年之积误,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天下何忧不治!

9、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10、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