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zǐ láng
注音ㄊㄨㄥˊ ㄗˇ ㄌㄤˊ
⒈ 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⒈ 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引《后汉书·左雄传》:“汝南 谢廉、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
《后汉书·臧洪传》:“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1、唐五代童子科与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童子郎”、“童子奉车郎”、“童子”等名号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唐代童子科是唐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小科目,其面向的对象为十二岁以下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