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词语解释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名。八角形小鼓,单面蒙皮,周围七面嵌有响铃,无铃一面饰双股长穗。演奏时用指击鼓面发出鼓声,摇动鼓身发出铃声。今为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⒉ 满族曲艺的一种。原为满牧民歌曲,流行于 东北、内蒙。乾隆 时发展成坐唱形式,并有专业艺人演出。后渐趋衰落。
引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颐。”
⒊ 单弦的别称。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
国语辞典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乐器名。为单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边各开一长形孔,用铜轴串上两个小铜钹,另一边木框上系有两根长穗。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敲击鼓面。早期用于满族八角鼓戏,现为单弦主要伴奏乐器。
⒉ 单弦的别称。参见「单弦」条。
德语achteckige Trommel
分字解释
※ "八角鼓"的意思解释、八角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八角鼓混药机。
2、此章第三节以“团结大院”八角鼓票房为个案,进一步探讨票房内部参与人员的互动关系。
3、八角鼓、岔曲,因为都出自八旗子弟之手,在八旗子弟之间流传,常常被人和子弟书混为一谈。
4、阳谷谷山调、东阿落子、高唐四平调等10余种曲艺形式在汇演后迎来了新生,其中聊城八角鼓、临清时调等今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词语
- bā fāng八方
- bā chā八叉
- bā rěn bā guān八忍八观
- bā dòng八洞
- bā kǒu八口
- bā jué八觉
- bā wèi八位
- bā jié八节
- bā yì八佾
- wāi bā shù bā歪八竖八
- bā xíng八陉
- bā lǎn八览
- wáng bā王八
- sān bā三八
- dì bā第八
- bā xìng八姓
- bā jì八际
- bā jiè八戒
- bā chéng八乘
- bā jí八极
- fēng jiǎo锋角
- chǐ jiǎo齿角
- biān jiǎo边角
- chù jiǎo触角
- diào jiǎo调角
- chū jiǎo出角
- āi jiǎo哀角
- áng jiǎo卬角
- duì jiǎo对角
- hǎi jiǎo海角
- hú jiǎo胡角
- dì jiǎo递角
- fēng jiǎo封角
- míng jué名角
- dùn jiǎo钝角
- dài jiǎo戴角
- bì jiǎo壁角
- làn jiǎo烂角
- dǐ jiǎo抵角
- fēng jiǎo风角
- gǔ lì鼓栗
- gǔ hàn鼓颔
- gǔ huò鼓惑
- bù gǔ步鼓
- cháng gǔ长鼓
- biān gǔ鞭鼓
- gǔ chún鼓唇
- gǔ líng鼓令
- gǔ jiào鼓叫
- gǔ fù鼓腹
- gǔ jiǎ鼓甲
- bǎn gǔ板鼓
- diǎn gǔ点鼓
- gǔ jìn鼓劲
- gǔ gài鼓盖
- pí gǔ鞞鼓
- gǔ dàn鼓弹
- gǔ jí鼓楫
- fù gǔ负鼓
- gǔ gǔ nāng nāng鼓鼓囊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