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词语解释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膜鸣乐器。鼓身木制,框浅,呈等边八角形,一边拴长穗,其余七边各嵌一对小铜钹。单面蒙蟒皮。演奏时左手执鼓,右手拍击或以指弹击鼓面,间或摇鼓发出小钹相击声。为北方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名。八角形小鼓,单面蒙皮,周围七面嵌有响铃,无铃一面饰双股长穗。演奏时用指击鼓面发出鼓声,摇动鼓身发出铃声。今为曲艺单弦的主要伴奏乐器。
⒉ 满族曲艺的一种。原为满牧民歌曲,流行于 东北、内蒙。乾隆 时发展成坐唱形式,并有专业艺人演出。后渐趋衰落。
引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颐。”
⒊ 单弦的别称。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
国语辞典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乐器名。为单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边各开一长形孔,用铜轴串上两个小铜钹,另一边木框上系有两根长穗。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敲击鼓面。早期用于满族八角鼓戏,现为单弦主要伴奏乐器。
⒉ 单弦的别称。参见「单弦」条。
德语achteckige Trommel
分字解释
※ "八角鼓"的意思解释、八角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八角鼓混药机。
2、此章第三节以“团结大院”八角鼓票房为个案,进一步探讨票房内部参与人员的互动关系。
3、阳谷谷山调、东阿落子、高唐四平调等10余种曲艺形式在汇演后迎来了新生,其中聊城八角鼓、临清时调等今天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八角鼓、岔曲,因为都出自八旗子弟之手,在八旗子弟之间流传,常常被人和子弟书混为一谈。
相关词语
- bā fāng八枋
- bā yì八佾
- dì bā第八
- bā yì八译
- bā là八蜡
- bái bā白八
- bā jié八节
- bā jí八极
- bā jué八觉
- bā fǎ八灋
- bā cǎi八彩
- bā chú八厨
- bā xíng八陉
- bā xiān八仙
- bā cán八蚕
- bā fán八蕃
- bā lǎn八览
- bā jiè八戒
- bā chuí八陲
- bā diāo八貂
- chǔ jiǎo楚角
- fǔ jiǎo俯角
- míng jué名角
- chǐ jiǎo齿角
- chǒu jué丑角
- duàn jiǎo断角
- cuī jiǎo摧角
- áng jiǎo卬角
- hú jiǎo胡角
- qī jiǎo bā jiǎo七角八角
- hǎi jiǎo海角
- diào jiǎo调角
- dài jiǎo戴角
- bái jiǎo白角
- dǐng jiǎo顶角
- máng jiǎo铓角
- ài jiǎo隘角
- chuī jiǎo吹角
- héng jiǎo横角
- cuò jiǎo错角
- bù gǔ布鼓
- kuà gǔ跨鼓
- chén gǔ晨鼓
- gǔ gǔ nāng nāng鼓鼓囊囊
- gǔ jiā鼓笳
- dié gǔ迭鼓
- gǔ yuè鼓乐
- zhí gǔ gǔ直鼓鼓
- gǔ wǔ鼓舞
- chān gǔ掺鼓
- pí gǔ鞞鼓
- gǔ jìn鼓进
- gǔ jiào鼓叫
- gǔ jiàn鼓箭
- mǎn gǔ gǔ满鼓鼓
- gǔ fǒu鼓缶
- gǔ lì鼓隶
- ěr gǔ耳鼓
- bù gǔ步鼓
- biān gǔ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