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ī xíng
注音ㄕ ㄒ一ㄥˊ
⒈ 行刑。
⒈ 行刑。
引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重禁祸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极省。”
⒉ 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遣驃骑大将军 杜茂 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 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弛刑。’”
1、死节人数之多,殃及家眷亲友之广,施刑之酷虐,实为罕见。
2、在受刑的过程中,我想起卡纳·凡尼的话,他的话让我一刻不停得想到她:‘施刑者他们只是恐惧,必须以傲慢的方式表达。’
3、我逐渐恐惧夜晚,仿佛夜晚是施刑者的囚牢。
4、叛徒拒不招供,最后被拖到拉肢刑架上施刑。
5、今天,当年的一些受害人带着自己无用但却张扬地悬在两侧的假肢,在街道的对面闲荡,躲避之前对他们施刑的恶人们。
6、称之为施刑折磨是不容质疑的。
7、它是一种施刑工具。
8、新的苦刑,和新的施刑者,那第一断层就为这些所充塞着。
9、此次叛乱声势过大,宫室及京师内乱成一团,贼人又是全数在禁宫附近被悉数捕拿,交由这些散手仗卫来施刑处置,再也合适不过。
10、因此,有必要对施行黥刑的物质基础、实施对象、施刑的起因及"导之以刑"所造成的精神层面影响作相应探讨。
11、现在天丽公主的牙齿不在,臣女以为,并不仅仅是酷刑的原因,而是施刑的人对天丽公主的残忍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