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íng xīng mén
注音ㄌ一ㄥˊ ㄒ一ㄥ ㄇㄣˊ
繁体櫺星門
⒈ 旧时学宫孔庙的外门。原名灵星门。灵星即天田星。
⒈ 旧时学宫 孔 庙的外门。原名 灵星门。灵星即天田星。 汉高祖 命祭天先祀灵星,至 宋仁宗 天圣 六年,筑郊台外垣,置 灵星门,象天之体;旋又移用于 孔 庙,盖以尊天者尊圣。后人以 汉 祀灵星祈谷,与 孔 庙无涉,又见门形如窗櫺,遂改为 櫺星门。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櫺星门之讹》及 清 卢文弨 《龙城杂记·櫺星门》。
⒈ 宋仁宗置灵星门祭天,后移用于孔庙,因门形如窗棂,乃改称为「棂星门」。
1、棂星门是孔庙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通常面宽大至七开间,并采取歇山重檐屋顶。
2、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
3、这些门被称作“棂星门”是由汉白玉雕制的。
4、祭坛西向,四周是圆形围墙,四面有棂星门.
5、牌坊又和棂星门、华表有着“血缘关系”,可用“表兄弟”来比拟。
6、走进台北孔庙,首先看到的就是棂星门。
7、夫子庙前以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石砖墙为照壁;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庙东有魁星阁。
8、坛的四周围绕壝墙(矮围墙),每面有 棂星门一座。壝墙四边各按方位饰以四种不同颜色的琉璃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