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墒

词语解释
保墒[ bǎo shāng ]
⒈ 保持土壤的一定水分,以利农作物生长发育。保墒的主要方法是耙地、中耕或增加地面覆盖物。
引证解释
⒈ 保持土壤的一定水分,以利农作物生长发育。保墒的主要方法是耙地、中耕或增加地面覆盖物。
例如:积雪保墒。
分字解释
※ "保墒"的意思解释、保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分蘖少或晚弱麦田,要在浇好返青水的同时追施返青肥;无灌溉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划锄等措施,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根增蘖,防御初春冻害的发生。
2、预计干旱还会持续,有灌溉条件而未灌溉作物要及时灌溉,浇过水的麦田,应及时划锄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开裂,以免跑墒。
3、企业负责人殷正财介绍说,时下正值冬灌,企业无偿提供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灌溉农田,既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又能对土壤起到保墒增肥作用。
4、我们粮农组织认为,农业部门必须带头,【造 句网】通过确定雨育田保墒和农田灌溉的更有效办法来应对水短缺问题。
5、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保墒和根系的恢复与再生;
6、地膜覆盖具有增温和保墒的作用,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7、而我到垦区调研时却发现,由于普遍采用大农机深耕,种植活土层都在一尺以上,保温、保墒、透气性好,粮食产量亩均比地方高出100斤以上。
8、在实验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微灌地膜的节水效果和增温保墒效应。
9、在试验室稳定蒸发条件下测试了DQ - 1型保墒剂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中的保墒性能。
10、在华北石质低山干旱阳坡,提高油松植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关键,在于蓄水保墒。
11、发展旱作农业主要措施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调整作物布局。
12、李园生草不仅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业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
13、覆盖处理增强雨水的入渗,还可减少干旱土壤的水分蒸发,对茶园土壤的保墒效果十分显著。
14、对已灌田块及时中耕保墒;对旋耕不实和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采取镇压和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防寒;对苗弱苗小麦田及时追施腊肥,促苗转壮。
15、地膜和秸秆二元覆盖既有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及秸秆覆盖的肥田改土作用,又有双重的蓄水保墒效应。
16、通过中耕深松技术的田间作业实验,验证了中耕深松技术的蓄水保墒作用,指出中耕深技术应在阜新地区推广应用。
17、浇过水的麦田,应及时划锄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开裂,以免漏风、跑墒。
18、由于新疆的地理条件等因素,通常都采用铺膜种植的方式来提高地温,保墒,还能够抑制很多杂草。
19、稻草覆盖能保墒、调温和减缓土壤水分、温度波动,降低麦田杂草密度。
20、战国晚期秦国初步完善了以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为中心的农业技术。
相关词语
- bǎo guān保官
- bǎo dīng保丁
- bǎo gù保固
- huán bǎo环保
- bǎo shì保氏
- zuò bǎo作保
- bǎo chuāi保揣
- bǎo biāo保膘
- bǎo xī保惜
- bǎo chéng保城
- rén bǎo人保
- bǎo dà保大
- bǎo zhàng保障
- zuò bǎo做保
- róng bǎo容保
- shèng bǎo胜保
- bǎo shǒu保守
- bǎo xiū保修
- tài bǎo太保
- bǎo jià保驾
- qǐ shāng起墒
- shāng gōu墒沟
- shī shāng失墒
- pǎo shāng跑墒
- shāng lǒng墒垅
- lǐng shāng领墒
- shāng tǔ墒土
- tòu shāng透墒
- qiǎng shāng抢墒
- yàn shāng验墒
- shāng qíng墒情
- dǎ shāng gōu打墒沟
- jiē shāng接墒
- chèn shāng趁墒
- dǐ shāng底墒
- shāng lǒng墒垄
- kāi shāng开墒
- liàng shāng晾墒
- bǎo shāng保墒
- xù shāng蓄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