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蛰

词语解释
启蛰[ qǐ zhé ]
⒈ 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
⒉ 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
引证解释
⒈ 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
引《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
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
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 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
⒉ 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
引骆鹏 《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国语辞典
启蛰[ qǐ zhí ]
⒈ 虫类冬日蛰伏,至春复出。
⒉ 惊蛰的旧称。参见「惊蛰」条。
分字解释
※ "启蛰"的意思解释、启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每当启蛰百夫山下喊,枞金伐鼓声喧嘈。
2、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
3、和尚,你心不能行启蛰之杀,手不忍折方长之条,却在这里整日间看守着妖族的妖泠夫人,岂不是颠倒阴阳,违背佛理?
4、夏正又郊,以祈农事,故有启蛰之说。
5、启蛰之日,万物复苏,可姓苏的**却再也不会复苏了。
6、我们很早就发现,寒暑往还,不仅支配草木消长、动物启蛰,也深刻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节律。
7、历史上惊蛰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8、当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古称“启蛰”,天气开始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9、若初见入大寒,毕于启蛰之内,即不须此迟行。
10、阳和启蛰时,品春亦当时。萌生的就品萌,回芽的就品芽,含苞的就品苞,新绽的就品新,盛放的就品盛,鸣春的就品鸣,花开的就品花,新绿的就品绿,若是那貌似不动声色的国槐、合欢、木槿、石榴树,就去品那份枝干清健的风骨,草木皆在此时,此时春在草木身,品味即得,就是幸运。
相关词语
- kāi qǐ开启
- cì qǐ刺启
- qǐ dǎo启导
- qǐ sāi启塞
- qǐ chéng启程
- tiān qǐ天启
- qǐ háng启航
- qǐ dòng启动
- chén qǐ陈启
- chuàng qǐ创启
- qǐ shù启述
- qǐ yán启颜
- duān qǐ端启
- mén qǐ门启
- qǐ yè启业
- qǐ tì启惕
- qǐ chǐ启齿
- qǐ yàn启验
- qǐ cái启才
- guāng qǐ光启
- qī zhé栖蛰
- dōng zhé冬蛰
- yáng hé qǐ zhé阳和启蛰
- rù zhé入蛰
- jiǔ zhé sī qǐ久蛰思启
- zhé zhé蛰蛰
- léi qǐ zhé雷起蛰
- zhé shòu蛰兽
- chū zhé出蛰
- qǐ zhé啓蛰
- yōu zhé幽蛰
- fā zhé发蛰
- fù zhé zhī xué鲋蛰之穴
- dòng zhé冻蛰
- lóng zhé huò qū龙蛰蠖屈
- zhé cáng蛰藏
- jiě zhé解蛰
- shī zhé cún施蛰存
- zhé jū蛰居
- lóng zhé龙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