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shè

精舍


拼音jīng shè
注音ㄐ一ㄥ ㄕㄜˋ

精舍

词语解释

精舍[ jīng shè ]

⒈  讲学的处所;收斋。

teaching room; study;

⒉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living or preaching place of monks and priests;

⒊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heart;

引证解释

⒈  学舍;书斋。

《后汉书·党锢传·刘淑》:“淑 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东汉 时候,私人传经的事业很盛,有些学者设立‘精舍’,先后著籍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往往从几千里外到那里去求学。”

⒉  道士、僧人修炼居住之所。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建安 五年”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时有道士 琅邪 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 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 吴会 人多事之。”
《魏书·外戚传上·冯熙》:“熙 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
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寺有佛像,有僧徒,而无经典。寂寥精舍,不闻法音,三宝闕一,我愿未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生》:“商河 李生,好道。村外里餘,有兰若,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

⒊  精致的房舍。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堂后精舍数间,卧室在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院中精舍华好,又闻琴声。”

⒋  指心。

《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尹知章 注:“心者,精之所舍。”

国语辞典

精舍[ jīng shè ]

⒈  学舍、书斋。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包咸传》:「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
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颇拟庐岑结精舍,倘容桐濑登钓台。」

⒉  清静雅洁的房舍。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⒊  寺院。因是精勤修行者所居,故称为「精舍」。明·钱谦益〈客涂有怀吴中故人〉六首之二:「精舍繙经招净侣,晴窗斗墨趁闲身。」后泛指佛寺、道观。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炉山〉诗:「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回顾 金光洞主已失所在,遍视精舍迦蓝。」

⒋  精神止宿之处。

《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分字解释


※ "精舍"的意思解释、精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蓝天白云下精舍林立,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竹林随处可见,实在是片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2、从花莲静思精舍小小的静思大殿,普遍到世界寸土,全球慈济人证明了爱心无时差。

3、一时,尊者阿难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树给孤独精舍

4、佛学作为思想武器,最先容受者是汉文化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也把自己讲学、聚会、探究形而上的处所命名为“精舍”,比如“竹林精舍”。

5、“竹林精舍”未来变回办公用房。

6、深藏在精舍中的一处隐秘厅堂,家什陈设皆紫檀花黎镶金嵌玉,帷幔帘帐皆丝绸纱罗描龙绣凤,极尽浮华奢靡。

7、少有奇志,刻苦业文,读书于灵岩精舍.

8、其中,成都市民极为熟悉的望江楼公园的竹林精舍也被列入通报名单之中。

9、为弘扬中华文化,敏求精舍经常与不同机构合作举办讲座、研讨会及展览,把会员的蒐集成果和鑑赏心得公诸同好。

10、过高义园,云客欲往白云精舍,入门就坐。

11、首个完成拆除“竹林精舍”将变花架。

12、今年以来,成都狮子楼金沙店停业、浣花溪公园寒舍停业、望江楼公园竹林精舍停业调整……众多高端酒楼、会所,在春节后似乎迎来新一轮“寒潮”。

13、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婆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骄奢淫逸不长久,恰如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覆灭,好似风中尘土扬。

14、出了精舍,杜明来至道场膳堂,用玉牌领了一份香喷喷的米饭,加上青菜豆腐各一份,正要回舍内,却见罗拜月在一旁吃着,正招呼自己。

15、目前,香港佛教寺庙、精舍等大小共计400多间,大的数百人,小的只有三数人,其中加载《香港梵宇》名录的共达87间。

16、望江楼公园的工作人员说,“竹林精舍”在两个月前就开始拆除违建,目前经营实体已全部退出。

17、位于望江楼公园南门的餐厅“竹林精舍”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原本门庭若市的“竹林精舍”已于年初停业调整。

18、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娑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

19、朱甍碧瓦,掩映着九级高堂;画栋雕梁,真乃是三微精舍

20、那天参观完摩耶精舍,溯外双溪进入山中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