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

虎门


拼音hǔ mén
注音ㄏㄨˇ ㄇㄣˊ

繁体虎門

虎门

词语解释

虎门[ hǔ mén ]

⒈  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⒉  国子学的别称。

⒊  地名。一曰虎头门。在广东省东莞市西南,扼珠江出海之口,东有大虎山,西有小虎山,两山相对如门,故名。中外船舶之入广州者,必由香港入珠江,经虎门,始达广州。清道光年间,林则徐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英国侵略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
《左传·昭公十年》:“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⒉  国子学的别称。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 正义。

《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
《魏书·刘芳传》:“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

⒊  地名。一曰 虎头门。在 广东省 东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西有 小虎山,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经 虎门,始达 广州。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 英国 侵略军。

分字解释


※ "虎门"的意思解释、虎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和当年的虎门销烟不同,此次销毁*品看不到一点烟雾,甚至连*品燃烧后发出的味道都闻不到。

2、唐锋目光闪动,心知王晋源说的是唐门和虎门楼联手之事,面露难色。

3、他告诉记者,今天中午,他从虎门驾驶改装车要前往惠州拉一些菜,当他驾车行至东莞市常平镇松柏塘时,遭交警查扣。

4、少年们并没有恶意,也许他们心里一直有个疑问,眼前这新来的少年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打死虎门楼的八号。

5、中国。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连升北路大林山工业区。

6、大东门往北,如今的光华路与昆明街交会处,就是当年的巴尔虎门

7、吴熊光大人筹建虎门炮台时亦曾为军费所苦,草民曾借箸代筹,出过一回馊主意,说不得今日重作一回冯妇了。

8、25日上午,与虎门炮台遥相呼应的虎门大桥屹立的珠江出海口海面上,海关缉私艇来回穿梭,严阵以待。

9、销烟那几天,虎门海滩人潮簇拥,林则徐率文武百官并邀请在粤外国领使及商人到场见证。

10、对虎门港渔业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了搞清楚这种变化到底有多大,搞清楚变化后的出路在何方。

11、思美家具厂位于东莞市虎门镇新联工业区,以生产沙发产品为主,产品销往欧洲 市场。

12、最初名为“虎门要塞”,又改为“万虎要塞”、后又改名“万山要塞”,担杆岛则是万山要塞第一守备区。

13、说着,将外衣递给迎客收管,一身薄衣走入垂花门,腰门玉虎牌,正是飞虎门的帮主龚剑林。

14、其中东莞将试点虎门镇和长安镇撤镇设市,赋予两市县级管理权限,但不配齐四套班子,不设街道办。

15、沙角部队(也即“南海舰队训练基地”)地处东莞虎门沙角,背靠白草山,面朝珠江口。

16、北京天明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中高档防火门、公寓虎门、防火卷帘,同时还研制开发了特种防火门,并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核电工程。

17、开掘管理资源虎门实行“三自一包”“双责制”。

18、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熊雷一掌毙命,但是对虎门楼的势力却也不敢恣肆无忌。

19、思美家具厂位于东莞市虎门镇新联工业区,以生产沙发产品为主,产品销往欧洲市场。

20、虎门“来料加工”工缴费收入3045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