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g lùn
注音ㄕㄥ ㄌㄨㄣˋ
繁体聲論
⒈ 犹舆论。
⒈ 犹舆论。
引《南齐书·刘善明传》:“太祖 忧恐,常令 僧副 微行伺察声论。”
《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 萧纶 ﹞初镇 京口,大造器甲,既涉声论,投之於 江。”
《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我比亦警此声论,每欲陈闻,则口噤心悸。”
1、在鲁迅的“破恶声论”中,他的主要关心的是寻找“新声音”,那些来自内心的,并且说出真相的声音。
2、后废帝肆暴,高帝忧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