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

词语解释
白马寺[ bái mǎ sì ]
⒈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建于公元68年。相传蔡b02a、秦景等在大月氏国求得佛法,并邀天竺(今印度)僧人同行,用白马驮经迎归洛阳,并建寺院,以白马命名。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等。大雄殿内三尊主佛和十八罗汉像闻名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证解释
⒈ 佛寺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东郊。 东汉 明帝 永平 十一年建,为佛教在 中国 最早的寺院。
引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白马寺,汉明帝 所立也,佛教入中国之始。”
《初学记》卷二三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汉明帝 於城门外立精舍,以处 摩腾 焉,即 白马寺 是也。”
国语辞典
白马寺[ bái mǎ sì ]
⒈ 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县东的佛寺。相传东汉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派遣蔡愔及博士弟子秦景宪西行求经,途中遇竺摩腾、竺法兰二僧,正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东行传道,遂迎二僧至洛阳,创建白马寺。
英语the Baima or White Horse Temple in Luoyang, one of the earliest Buddhist temples in China
法语Temple du Cheval blanc
分字解释
※ "白马寺"的意思解释、白马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洛阳是九朝古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等人文景观;还有白云山、龙潭峡、鸡冠洞、重渡沟等自然景点。
2、今夜的白马寺空空荡荡。
3、白马寺是中国第一个宝刹,两千多年的汗青使它享有崇高的地位。
4、白马寺僧人不法,我久经耳有所闻,只因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若不先将这出入宫帷的幸臣,狐假虎威的国戚惩治数人,威名不能远振,这班鼠辈,也不能畏服。
5、后来,另有一位邻居抱怨说医院有堵墙上的水从白马寺流过,不断的滴水声就像敲打着鼓和铜钹,弄得那里阴暗潮湿,叫人难以忍受。
6、在白马寺的建筑环境中,既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白马寺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结合的理念。
7、白马寺住持是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印度学者,他见我态度虔诚,满脸尊敬,而且衣裳华贵,举止不凡,便亲自上来接待。
8、使建昌王武攸宁帅壮士殴杀之,送尸白马寺。
9、这五台山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时期,东汉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城建白马寺。
10、汉明帝时邀请天竺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11、进来百草堂各分号都在积极运转,今日长平郡分号突传来消息,薛举等人近日多次在白马寺附近出现,意图不明。
12、白马寺虽是敕建地方,既是怀义所污,神人共怒,此秽亵之所,谅陛下也未必前去。
13、当然了解了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
14、武三思本是他们一类,听说狄仁杰承办此事,也是为怀义担心,当时领旨,由后宰门出去,骑马出城,由小路飞奔白马寺来了。
15、白马寺香火很盛,每到一处都有免费的香供游人燃拜,烧香不在多,3支清香敬佛心。
16、这一寺院据说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
17、坐落于洛阳宜阳县洛河南岸灵山的灵山寺,由于地处偏远且目前正在修建中,和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景区相比,灵山寺显得甚为冷清。
18、白马寺以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19、寄语白云后的故乡:那开封城琉璃塔的晶莹,那洛阳城牡丹花的艳丽与白马寺的壮观,那龙门千佛岩的古色古香遗迹……往往在我梦中回莹梦转。只是,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目睹你飞扬的神采?
20、五台山的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我国最早的寺院,建于东汉年间。
相关词语
- bái tiān白天
- hóng bái红白
- qīng bái清白
- bái rén白人
- bái dào白道
- bái chī bái hē白吃白喝
- bái zhǐ白纸
- bái sè白色
- bīn bái宾白
- xuě bái雪白
- àn bái暗白
- tǎn bái坦白
- hēi bái黑白
- bái bái pàng pàng白白胖胖
- cǎn bái惨白
- zhēn bái真白
- piǎo bái漂白
- xī bái晳白
- bái yī白衣
- fàn bái泛白
- wén mǎ文马
- mǎ wén马文
- mǔ mǎ母马
- mǎ qiú马球
- wù mǎ物马
- mǎ yuán马援
- mǎ liǎn马脸
- dà mǎ大马
- mǎ shén mǎ bù马神马步
- luó mǎ罗马
- mǎ huì马会
- mǎ lì马利
- ā mǎ阿马
- mǎ zhòu马骤
- hǎi mǎ海马
- qián mǎ乾马
- mǎ yǐ马尾
- wǔ mǎ五马
- è mǎ恶马
- mǎ jiāng马缰
- jiān sì监寺
- yàn fēng sì雁峰寺
- dǐ sì邸寺
- nèi sì内寺
- fǎ sì法寺
- ān sì庵寺
- zǔ sì祖寺
- fó sì佛寺
- xū mí sì须弥寺
- gū shān sì孤山寺
- fān sì番寺
- huàn sì宦寺
- sì qǐn寺寝
- hán sì寒寺
- pò wǎ sì破瓦寺
- lā shāo sì拉稍寺
- tíng sì亭寺
- bǎi sì百寺
- shā sì刹寺
- shāo má sì稍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