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子

词语解释
后七子[ hòu qī zǐ ]
⒈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明 代 嘉靖、隆庆 年间文学家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七人的合称。他们继承了“前七子”的拟古主张,故称。
国语辞典
后七子[ hòu qī zǐ ]
⒈ 明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与徐中行等七人。他们继承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世称为「后七子」。
分字解释
※ "后七子"的意思解释、后七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2、约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进士出身任职于京师的李攀龙、王世贞相结交讨论文学,决定重揭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学复古的“旗鼓”。后二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遂有“五子”之称。后又增谢榛、吴国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后七子”了,也就是嘉靖七子
3、这为谢榛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使他得以与后七子其他成员相识。
4、汤显祖登上文坛之际正是后七子复古格调派兴盛的时期,他与复古派的王世贞兄弟的矛盾在后世的记载中被故意夸大。
5、济南李攀龙是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宗师。
6、这其间,他参与了吴维岳、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与王世贞、谢榛、徐中行、宗臣、梁有誉等结识,正式形成“后七子”文学团体,李攀龙遂成为一代文坛领袖。
7、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之诗文传到朝鲜后,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等方式表达了对其作品关注和欢迎,同时也对他的诗文及理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批评。
8、明代文学复古思潮因为阳明心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代表人物有前七子的徐祯卿、郑善夫和后七子的屠隆。
相关词语
- hòu shān后山
- hòu tuì后退
- chì hòu赤后
- zuì hòu最后
- cǐ hòu此后
- hòu yì后裔
- hòu dài后代
- hòu bèi后辈
- ěr hòu尔后
- hòu pà后怕
- tiān hòu天后
- hòu tou后头
- hòu què后却
- bèi hòu背后
- hòu gōng后宫
- hòu fāng后方
- hòu pái后排
- hòu zhuì后缀
- hòu shì后市
- hòu chè后撤
- lián qī连七
- qī jiǎo七角
- qī zhì七志
- qī zhōu七州
- qī gòu七垢
- qī bīng七兵
- qī dà七大
- qī qī shì biàn七七事变
- qī hú七和
- qī zhàn七占
- qī liú qī lì七留七力
- qī xī七夕
- qī yǔ七羽
- qī shàn七疝
- qī lù七録
- qī jiǔ七九
- èr qī二七
- qī guì七贵
- qī yī七一
- qī zhèng七正
- fù zǐ父子
- yú zǐ馀子
- lá zi揦子
- biàn zǐ辫子
- diàn zǐ电子
- māng zǐ牤子
- dàn zi担子
- guāng zǐ光子
- chǔ zǐ处子
- gé zǐ格子
- duān zǐ端子
- bào zǐ豹子
- ài zǐ爱子
- gǎo zǐ稿子
- suì zǐ碎子
- gùn zi棍子
- fǎ zǐ法子
- dòu zǐ豆子
- ān zǐ庵子
- diǎn zǐ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