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òng cǎo
注音ㄓㄨㄥˋ ㄘㄠˇ
繁体眾草
⒈ 杂草;野草。
⒈ 杂草;野草。
引《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
《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俱腓” 汉 郑玄 笺:“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
汉 蔡邕 《琴操》卷上:“夫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宋 苏轼 《甘菊》诗:“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1、人能混俗和光,与世同尘,一若灵芝与众草为伍,凤凰偕群鸟并飞,不闻其香而益香,不见其高而益高。
2、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3、历代咏竹论竹的诗文无数,最要言不繁的诠释,当推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所录文同咏竹的一句诗:“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
4、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