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lái

嗟来


拼音jiē lái
注音ㄐ一ㄝ ㄌㄞˊ

繁体嗟來

嗟来

词语解释

嗟来[ jiē lái ]

⒈  叹词。来,语助。

⒉  “嗟来之食”的略语。

引证解释

⒈  叹词。来,语助。

《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⒉  “嗟来之食”的略语。参见“嗟来之食”。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犹不取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乐羊子妻》:“志士不饮 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

分字解释


※ "嗟来"的意思解释、嗟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嗟来归来,嗟来陪来兮青其光!

2、偶然良心发现微感歉疚,问老公:你就不能有点骨气,不吃嗟来之食吗?

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何况软食乎?

4、但人不食嗟来之食,一个乞丐为了尊严宁肯饿死。

5、这个爱心团体冬令救济时,很能体恤难民,让人不会有嗟来之食的感觉。

6、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性情中人不受嗟来之爱,她宁与胡适断交,也不离翁瑞午,我以为,那是小曼骨子里的真与傲使然。

8、哼,本小姐不受嗟来之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9、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不对的,我知道古人饿死不吃嗟来食,今天的人为了根本不会对生活有什么帮助的一点小利就不要尊严。

1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11、古人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官者要有操守,在诱惑面前要站稳脚跟。

12、只有丧失自尊心的人,才会接受嗟来之食。

13、若是以一种“嗟来食”的姿态去扶助,就难免会引起其反感。

14、显然,几两米的所谓“救济”不仅是杯水车薪,甚至已经与“嗟来食”无异,不能不让人出离愤怒。

15、看看吧,这哪里又像是什么福利,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嗟来食”嘛。

16、凭我的这一身本领肯定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所以,我决不会接受这份嗟来之食。

17、受者三家,或感激受之,或愧受曰还,或拒嗟来食。

18、一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姚志方写了一幅字“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9、同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长期依靠国家援助,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

20、“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