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àn yǔ
注音ㄇㄢˋ ㄩˇ
繁体漫語
⒈ 泛语;空话。
⒈ 泛语;空话。
引南朝 梁武帝 《责贺琛敕》:“卿云:‘国弊民疲。’诚如卿言,终须出其事,不得空作漫语。”
宋 陶穀 《清异录·还元竹》:“予曾与所亲计,当取江湖大竹,火上出汗,候色变白,磨莹破之。阔半寸,长七寸,厚三分……每片书字一行,密则倍,不欲人见者,加囊封,宜号还元竹,终以身未至南,但成漫语。”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如此説话,方为正当,非漫语矣。”
⒈ 浮泛不切实际的话。南朝梁·武帝〈敕责贺琛〉:「不得空作漫语。夫能言之,必能行之。」也作「漫言」。
1、娇声漫语,意颇聊侃,倒不似有恼怒之意。
2、巍巍宫阙接天长,九阍帝子欲开疆。东城健儿备鞍马,西城健儿市刀枪,家家裁征衣,户户舂军粮。稚儿犹在抱,漫语阿爷早还乡。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高树悲风声飒飒。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燕垒生
3、纤芸漫语,眸中清霜闪烁,盈满欲滴。
4、仙女在耳边轻哼漫语着,好似在诉说着什么,他只是跟着走,在温馨怀抱里柔软。
5、一个晚上他漫语不断,不知道是不是睡糊涂了.
6、黄家小姐却无法入睡,轻声漫语与韩思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