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

词语解释
寒温[ hán wēn ]
⒈ 冷暖。
⒉ 指问候冷暖起居。
⒊ 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引证解释
⒈ 冷暖。
引《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
《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⒉ 指问候冷暖起居。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⒊ 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国语辞典
寒温[ hán wēn ]
⒈ 冷暖。
引《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故鲁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者,将皆以修絜为讳恶。」
⒉ 见面时彼此问候生活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等的应酬话。梁·吴均也作「寒暄」、「暄凉」。
引《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
《红楼梦·第九二回》:「彼此相见,叙些寒温。」
分字解释
※ "寒温"的意思解释、寒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金元明清时代,历代医家对钱、陈的寒温治法不断修正和补充,并引起学术争鸣。
2、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3、结果:中药中寒温性药物、苦辛甘味药物、归肝肺经药物居多,有肝毒性中药也有这种趋势,肝毒性中药与一般中药在四气五味归经方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
4、孰料这璜大奶奶见过尤大奶奶,竟是未敢气高,先是殷殷勤勤叙过寒温,说了些闲话,方问道:“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
5、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在拉市海流域面积仅次于云南松林,多出现于海拔3000米以上东向山坡。
6、呼盟岭西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7、杨树是世界上分布广、适应性强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区域。
8、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拜表陈情。
9、本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0、承德坝上地区,属寒温带半湿润草原季风气候,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脆弱,自我恢复能力较差。
11、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12、养物惟马为贵,其性恶湿,利居高燥,须惕其好恶,顺其寒温,量其劳逸,慎其饥渴。
13、大兴安岭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寒温带地区代表性较强的生态系统。
14、冷杉林(暗针叶林)、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寒温带、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顶极群落。
15、用拼搏能散去寒意;用勇敢能驱赶冷意;用坚持能战胜冻意;用毅力能俘虏冰意;用成功能升起暖意;用舒心能散发温意;用团聚能保持顺意;用喜庆能增添美意。祝愿你大寒不寒温暖常伴!
16、匡耀求说,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不仅会导致北寒带的南扩、寒温带的南移,还会导致热带向南北两侧的扩张和暖温带的收缩变窄。
17、大兴安岭北部地处寒温带,对该区土壤动物研究还极为薄弱,许多方面尚属空白。
相关词语
- hán xīn寒心
- hán liú寒流
- cán hán残寒
- hán yù寒燠
- chì hán赤寒
- hán xuān寒暄
- hán shuāng寒霜
- pín hán贫寒
- hán yě寒野
- hán zé寒泽
- hán zhōng寒中
- kǔ hán苦寒
- hán zhuó寒浞
- hán zhèng寒症
- yòng hán yuǎn hán用寒远寒
- dōng hán冬寒
- hán shāng寒商
- dà hán大寒
- chǐ hán齿寒
- hán zhuāng寒装
- gāo wēn高温
- ruǎn wēn wēn软温温
- liú wēn流温
- wēn xī温犀
- wēn wǎn温婉
- dì wēn地温
- wēn zhào温诏
- wēn cún温存
- wēn dàn温淡
- wēn hòu温厚
- wēn quán温泉
- héng wēn恒温
- wēn gù温故
- wēn tūn温暾
- hán wēn寒温
- wēn shùn温顺
- jiā wēn加温
- wēn yì温毅
- shī wēn湿温
- bǎo wēn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