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o

斧凿


拼音fǔ záo
注音ㄈㄨˇ ㄗㄠˊ

繁体斧鑿

斧凿

词语解释

斧凿[ fǔ záo ]

⒈  斧子和凿子。

ax and chisel;

⒉  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

斧凿痕。

artificial;

斧凿[ fǔ záo ]

⒈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引证解释

⒈  斧子与凿子。泛指工具或刑具。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不待远假斧凿於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陆门子 一日出去了,浑家闻得间壁有斧凿之声。”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復远念 盘古 未生,斧凿未经之世,又事之所必有者已。”

⒉  以斧凿加工。亦喻指诗文雕琢过甚,造作不自然。

明 胡应麟 《诗薮·宋》:“邢居实 《秋风三迭》……语语天成,尽谢斧凿。”
清 曹寅 《十四夜东署看月》诗:“修饰似曾须斧凿,清真谁谓出尘埃。”
《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

国语辞典

斧凿[ fǔ záo ]

⒈  用斧头凿削。

如:「这根木头上还留有一些斧凿的痕迹。」

分字解释


※ "斧凿"的意思解释、斧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周围的石壁上刻满了壁画,粗略的看了看,貌似是能人巧匠斧凿上去,记录了周穆王周游天下的故事。

2、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3、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巨星,他那独树一帜的风格,“浑无斧凿痕”的画迹,闪光于东方以至世界的画坛。

4、这些数词或实或虚,运用自如,毫无斧凿之痕,对表现诗词的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5、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年也看不见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6、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凿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

7、铅华洗尽,不带斧凿痕,或许较接近这境界,相信还有更高深的楔机在里面。

8、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9、毫无斧凿之痕,用词凝炼深沉,音响凄历。

10、但蔡琴绝非直白简单的女人,所有的伤痕都被她化作了花的柔和褶皱,所有的刀剑斧凿都成就了她成熟的劲峭肌理。

11、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100年也看不见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12、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巨星,他那独树一帜的风格,“浑无斧凿痕”的画迹,闪光于东方以至世界的画坛。

13、拼杀之中,叶轩斩出的剑光完全消去了斧凿痕迹,已经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程度了。

14、昨日一大早,武昌黄鹤楼街后长社区的箍匠铺子就响起了乒乒的斧凿声,88岁的张能淼师傅正忙着给客户订做的浴桶打箍。

15、林柱恍若不觉,身体不由自主的随心而动,举手抬足都浑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脑海中无念无觉,神而明之,竟是进入了“入道”。

16、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凿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傅雷

17、但是过于追求险怪,也有斧凿之痕,又降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质。

18、本系列作品与传统文人石相似,其外型与结构均意图掩盖人工斧凿之痕,艺术家以手工将一片片的钢板锤打成精致光滑的平面。

19、但这些表演和动作不仅与人物、剧情相契合,而且溶进了京剧表演的节奏和锣经里,完全“京剧化”了,看不出一点斧凿的痕迹。

20、总体上,刘春水墨山水用笔圆劲,布局沉稳,墨清色净而富韵致,其山水溯源宋人,线条刚劲流畅,曲若盘铁,毫无斧凿之痕,深得北宋山水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