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细


拼音zǐ xì
注音ㄗˇ ㄒ一ˋ

繁体子細

子细

词语解释

子细[ zǐ xì ]

⒈  认真、细致;细心。

⒉  小心,留神。

⒊  清晰;分明。

⒋  详情;底细。

引证解释

⒈  认真、细致;细心。

《魏书·源怀传》:“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⒉  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⒊  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⒋  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国语辞典

子细[ zǐ xì ]

⒈  谨慎、小心。也作「仔细」。

《魏书·卷四一·源贺传》:「怀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大子细也。』」

分字解释


※ "子细"的意思解释、子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只见冯素琴换了身蛾黄衫子细罗裙,外罩一件薄纱对襟短衣,娉娉婷婷,妙目流转,秋波盈盈。

2、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3、用大米煮粥,粥煮好后,加入韭菜或韭菜子细末、精盐,一同煮成稀粥。

4、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子细胞核是从母细胞核中出芽产生的.

5、何子细与宋万里二人早心准备好,二人对角将墨凌空连接形成一道墨墙,石块全撞击于墨墙,发出声声脆响。

6、只见冯素琴换了身蛾黄衫子细罗裙,外罩一件薄纱对襟短衣,娉娉婷婷,妙目流转, 秋波盈盈 。

7、我小来亦有此病,且曾自夸目力之捷,究竟未曾子细,了无所得,尔当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