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ò shuǐ dòng
注音ㄌㄨㄛˋ ㄕㄨㄟˇ ㄉㄨㄥˋ
◎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
1、只见地质已慢慢发生变化,绿油油的树木变成了表面狰狞的岩石,形成了很多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等独特的地形。
2、利用氮同位素与锶同位素,结合水化学方法,表明上游水田和地下河入口岩口落水洞作为输入端,显示出受到施肥的影响。
3、落水洞在浸水的土壤和其它木屑变得过重,然后引起存在的空隙的顶部崩塌时形成。
4、另一种落水洞形成的方式是水扩大了石灰岩基岩层的断层.
5、这里遍布溶洞、地下河、地下湖,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
6、但是,2010年危地马拉的落水洞“太大了,可能需要很多的填充材料来填充它”。
7、某位高级地理学家称,落水洞在久旱后接上大雨的情况下很常见。
8、区内土层较厚,受洪水面状冲刷,水土向低洼地带推移、聚集,注入消水裂隙,其水土流失是通过落水洞、漏斗汇入地下伏流这一途径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