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挽

词语解释
哀挽[ āi wǎn ]
⒈ 哀悼:哀挽逝者。
引证解释
⒈ 悲痛地挽着丧车。
引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三:“哀挽青门去,新阡 絳水 遥。”
仇兆鳌 注:“哀挽,挽丧车而哀慟也。”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⒉ 指挽歌。
引唐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诗:“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⒊ 哀悼。
引应修人 《灰黑的手帕》诗:“灯火上闹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挽那坠去的光辉。”
国语辞典
哀挽[ āi wǎn ]
⒈ 伤悼死者的文字。
分字解释
※ "哀挽"的意思解释、哀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联写出东北当局领导人群的震撼,以及不知如何哀挽的情景,传神之至!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政治血案中,曾任五省联帅的孙传芳突然成为各方注目人物。
2、如今对纸质书的哀挽,未尝不似当年对手抄书的留恋。
3、鄙意,哀挽*理如从叙述*理丰功伟绩、品德风采方面着笔,则千万言亦不能尽,实写不如虚写,赵作与尊作都妙在此处,然尊作大众化,则胜于赵也。
4、挽歌与音乐紧密相连,哀挽之音感人是挽歌被纳入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因素;
5、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
6、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景园容处处长宫庆华告诉记者,由于菊花有表示哀挽之意,因此,温室中的菊花主要用于装点陵寝,并且供社会各界人士悼念孙中山用。
7、“三湘二杰,十日春秋”,当然不是立宪派绅士们对焦、陈的评价,而是革命党人对烈士的哀挽。
8、相信不少人都对自己的故乡持有一种哀挽情绪,目睹她在现代化转型中被复制成一座没有个性的城市,若是偶然于纸上与故乡的历史相遇,便有黯然神伤。
9、对于贺寿、贺婚、贺喜、哀挽等特殊用途的作品,很多书家不知如何称谓署款。
10、而黄小泉的嫡孙、64岁的黄兆棣先生,则向纪念馆捐赠了黄小泉先生的遗像、夏承焘先生在黄小泉去世后写的哀挽录等等。
11、这三人既是白居易的好友,也是刘禹锡的好友,所以当白居易写了两首表示哀挽的绝句寄赠刘禹锡时,刘读后很有同感,便写了此诗作答。
12、老农名胡耀福,时81岁,两年后耀福于家乡去世,有人哀挽“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做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
13、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
14、昨日收到一本“哀挽录”,是为纪念逝者,将前来吊唁人士题写的悼词、挽联等收录其中,以资纪念。
15、每一个生命的无辜离世都令人悲愤哀挽,每一次血的教训都让人痛心疾首!但是,健忘与侥幸却又一次次让血淋淋的惨剧重演。
16、此次文献展,有生前荣耀的记录,也有诸多哀启、行述、哀挽录、荣哀录等讣闻文献。
17、曾国藩一生以很会写对联而自鸣得意,是大清朝著名的“对子”发烧友,他的楹联涉及喜庆、哀挽、题赠及山川名胜等,尤以挽联著名。
18、“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冠岂能干正统;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下署“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哀挽”。
相关词语
- āi qī哀慽
- āi hóng哀鸿
- āi fēng哀风
- āi qióng哀茕
- āi cè哀策
- āi zhuàn哀啭
- āi wū哀乌
- āi yù哀玉
- āi zàn哀赞
- āi gǎn哀感
- āi gài哀丐
- āi zhàng哀杖
- āi chuàng哀怆
- āi cuī哀摧
- āi xiōng哀凶
- āi yòu哀宥
- āi róng哀容
- āi wǎn哀挽
- āi diào哀吊
- āi cuì哀悴
- wǎn xī挽惜
- shǒu wǎn手挽
- zhē wǎn遮挽
- fēi wǎn飞挽
- wǎn yǐn挽引
- shū wǎn输挽
- wǎn liè挽裂
- wǎn lù挽路
- fù wǎn负挽
- yǐn wǎn引挽
- āi wǎn哀挽
- wǎn shī挽诗
- wǎn shì挽士
- wǎn fù挽负
- gōu wǎn钩挽
- lù wǎn陆挽
- lù wǎn辂挽
- còu wǎn辏挽
- wǎn lù挽鹿
- wǎn qiān挽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