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ǔ mín
注音ㄑㄨˇ ㄇ一ㄣˊ
⒈ 谓得民心。
⒉ 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⒈ 谓得民心。
引《荀子·王制》:“成侯、嗣公 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 子产 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
⒉ 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引宋 刘炎 《迩言》:“古者取民有常制,粟帛、布缕、力役之征,或用其一,或用其二。后世无所不用,则亦无所不取。”
1、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一针一线。
2、无偏无党,无偏无颇,无或作好,无或作恶,取民有道。
3、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
4、按军规!私藏缴获财货、妄取民间财物,杖责八十军棍!
5、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取民显以佚之也。
6、至徽宗时,蔡京当国,专以丰亨豫大之说,蛊惑上心,动引周官惟王不会为词,遂至取民无艺。
7、统观南宋之取民,盖不减于唐之旬输月送,民之生于是时者,不知何以为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