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天仪


拼音tiān yí
注音ㄊ一ㄢ 一ˊ

繁体天儀

天仪

词语解释

天仪[ tiān yí ]

⒈  谓天之光仪。

⒉  指天子的容仪。

⒊  上天规定的法度。

引证解释

⒈  谓天之光仪。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孝奏天仪,若日月光。”
《宋书·律历志下》:“七政致齐,实谓天仪。”

⒉  指天子的容仪。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
《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吕向 注:“神、天,皆谓帝也……仪,容仪也。”

⒊  上天规定的法度。此指道教的法规。

《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

分字解释


※ "天仪"的意思解释、天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2、秦史1497年郭守敬改进浑天仪,命名简仪。

3、人们可以通过浑天仪观测到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

4、明眸轻雾,却蕴深情,笑容雅淡,却显真诚,那一瞬,兰七也有片刻的失神。梨花素白,月华如水,看那白衣青衫,玉容天仪。如斯情景,如诗如画。观者如幻,画中之人也迷惑了。倾泠月

5、会后,冯沪祥具文向校长阎振兴告状,台大训导处发文要求哲学系代主任赵天仪解除陈鼓应的导师职务,钱永祥也以“荒谬重伤同学”为由,受到记大过一次的处分。

6、张衡还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天体位置的水运浑天仪,凡是已知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这架仪器上。

7、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

8、历代器物上都有龙的图饰,这是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中陈列的仿宋代浑天仪模型。

9、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

10、从公元二世纪张衡的时代,到公元六世纪耿询的时代,使表演用的浑天仪和天球仪转动起来的水钟技术孕育了早期机械钟的出现。

11、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研制了一架“浑天仪”.凡是知道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浑天仪”上了.

12、葡萄牙的国旗图案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直条,双条交间处是一个浑天仪,刚好位于葡萄牙盾牌的下方。

13、公元132年张衡创制地动仪、浑天仪和指南车。

14、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15、梁令瓒为唐代开元集贤院学士,曾与僧一行合作设计过浑天仪,是一个学者暨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