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背城一战背城一战的意思
bèichéngzhàn

背城一战


拼音bèi chéng yī zhàn
注音ㄅㄟˋ ㄔㄥˊ 一 ㄓㄢˋ

成语解释 背城一战

繁体背城一戰
词性成语

背城一战

词语解释

背城一战[ bèi chéng yī zhàn ]

⒈  谓作最后决战。

⒉  引申指最后的斗争或努力。

引证解释

⒈  谓作最后决战。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六年夏”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北地王諶 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⒉  引申指最后的斗争或努力。参见“背城借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古今文字之祸,其端有三:或君子以此攻击小人,而为背城一战之举。”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一来他自己打定主意,定要趁今日这个机缘,背城一战,作成姑娘这段良缘。”
茅盾 《子夜》十八:“可是 吉人 的意见有点不同。他觉得此时我们一补进,就是前功尽弃;他主张背城一战!”

国语辞典

背城一战[ bèi chéng yī zhàn ]

⒈  与敌人决一死战。也作「背城借一」。

《东周列国志·第二〇回》:「世子华,年少方刚,请背城一战。」

分字解释


※ "背城一战"的意思解释、背城一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理想着妖人经过这一打击,必能背城一战,而且胜利者未必不是他们。

2、我理想着妖人经过这一打击,必能背城一战,而且胜利者未必不是他们(造句 网)。

3、文天祥、张世杰请皇室转移海上避难,由他们领兵背城一战,但陈宜中不许。

4、在玉门关外,纣王重整队伍,作背城一战

5、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

6、寿和圣福,臣以为当前局势当以和为上,迁都次之,背城一战为最下。

7、贼率其众十余万背城一战,阻河列阵,亘二十余里。

8、杨玄挺军追到洛阳城北门,樊子盖还想背城一战,隋兵恨他心狠手辣,一起哗变,樊子盖没法,只得率十余骑逃入城,其他隋兵全部投归杨军。

9、所以说,你们大家全部留在城内,由我亲自率领幻想和誓言这两个行会的玩家去峡谷伏击,我们消磨掉他大半兵力,然后你们再跟他们来背城一战

10、他没有选择开城门迎战,或许是在担忧和韩国玩家之间实力的差距,背城一战或许胜算会更大。

11、子夜要做的,只是背城一战,只死不生。

12、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13、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14、现在只有主降与主战两派了,两派的势力都差不多,说得都有道理,让谢道清难以分辨是和谈好些,还是背城一战好些,才多次改变决定。

15、一旦兴化和仙游两城被破虏军拿下,泉州的门户洞开,蒲家兄弟只能与文天祥的破虏军背城一战

16、臣年老昏聩,胡乱说话,请皇上不要往心里去,臣以为背城一战是上上之策。

17、国佐声称,若不同意和,那就只有再背城一战了。

18、陛下若亲帅宿卫,高募重赏,背城一战,臣等竭其死力,破颢孤军必矣。

19、这时唯有一鼓作气,出城与金兵背城一战,置死地而后生,方可取胜。

20、为了安全,臣请寿和圣福,皇后,皇上,皇子,文天百官先期出城,向南转移,臣愿率军背城一战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