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cháo

临朝


拼音lín cháo
注音ㄌ一ㄣˊ ㄔㄠˊ

繁体臨朝

临朝

词语解释

临朝[ lín cháo ]

⒈  指帝王亲临朝廷处理政事。

hold court audience;

引证解释

⒈  临御朝廷(处理政事)。

《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 长,能听政。於是 周公 乃还政於 成王,成王 临朝。”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上曰:‘吾於临朝统政施号令何如?’”

⒉  特指太后摄政称制。参见“临朝称制”。

宋 叶适 《高公墓志铭》:“宣仁后 临朝九年,尤抑远外家,不私以官。”

国语辞典

临朝[ lín cháo ]

⒈  亲自处理国政。

《汉书·卷三·高后纪》:「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分字解释


※ "临朝"的意思解释、临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太子临朝当日,与一干老臣约法三章,勒石为誓。

2、皇太后垂帘听政仅数日,司马光即上疏,就临朝听政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谏劝。

3、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将尚在襁褓中潘嫔所生皇女从后宫抱来立为皇帝,改元“武秦”,胡太后则继续临朝称制。

4、孝宗临朝,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加谥武穆,但并未清算秦桧的罪行。

5、099回、武太后临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

6、可惜,临朝的窦太后也跟后来的何太后一样,并不同意格杀勿论的方案;而这种全面树敌的做法,则逼得宦官们为自己的生存拼死一搏。

7、可一日,天帝临朝之前,众臣却发现,[造 句网]龙御香案上已空无一物!

8、太后临朝或太后干政的母后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9、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10、度宗病逝,子立,年仅四龄,由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仍把那元恶大憝,倚作长城。

11、灵太后临朝,三公郎中崔鸿上疏理寿兴,诏书追雪,赠豫州刺史,谥曰庄。

12、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摄政,外戚专权,任人唯亲,吏治崩坏,加上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饱暖思淫欲,各级官员沉醉于声色犬马,再无丝毫励精图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13、邓绥,15岁进宫,16岁封贵人,22岁封皇后,25岁汉和帝仙逝,从此独撑朝廷大局,并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自称“朕”。

14、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有天子之容者矣。

15、仁宗后期常因疾病不能临朝听政,又没有皇储,这便激起许多大臣的议论,“中外惴恐,臣下争以立嗣固根本为言”,尤以包拯、范镇言辞最为激切。

16、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684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17、则天临朝时的一场闹剧式兵变,引出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刁民。

18、可一日,天帝临朝之前,众臣却发现,龙御香案上已空无一物!

19、朕觉得刚才诸神临朝时,灵霄殿内群神班列在大殿内,文东武西,拜倒在丹墀下,山呼万岁,那场面太隆重、太热烈,朕自然而然高兴。

20、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