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gēn
注音ㄅㄨˋ ㄍㄣ
⒈ 没有根据;荒谬。
⒈ 没有根据;荒谬。
引《汉书·严助传》:“朔、皋 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颜师古 注:“议论委随,不能持正,如树木之无根柢也。”
宋 岳珂 《桯史·泉江三地名》:“或曰杀童男女瘞其下为厌胜,是为童丁,説皆不根诞谩。”
清 曹寅 《桐阴》诗:“此意须谁説, 王 何 理不根。”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卷第十一章第二节:“关于他( 张华 ),颇有些不根的神话,象 丰城 剑气之类的传说。”
1、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李中梓
2、若夫雕琢辞章,缀辑故学,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常,浅深不同,[造 句网]同为俗学而已矣!
3、不根或部门将会离开。
4、若夫雕琢辞章,缀辑故学,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常,浅深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
5、清言中的箴言、警句也往往以韵语出之,如“点破无稽不根之论,只须冷语半言;看透阴阳颠倒之行,唯此冷眼一只”(《小窗自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