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ǒu cuàn
注音ㄗㄡˇ ㄘㄨㄢˋ
繁体走竄
⒈ 逃窜,逃奔。
⒉ 扩散。
⒈ 逃窜,逃奔。
引《礼记·月令》“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四鄙入保” 汉 郑玄 注:“象鸟雀之走窜也。都邑之城曰保。”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无双 ﹞艰难走窜后,得归故乡,为夫妇五十年。”
宋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乱离走窜千里山,荆棘蹲坐肤不完。”
⒉ 扩散。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麝》:“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1、中风病因虽多,但以肝风痰浊型较多见,患者往往素体肝肾不足,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
2、有些重镇、滑利、攻破、峻泻、辛香、走窜、大热的中药,用药不当时也可导致流产或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