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lóu

彩楼


拼音cǎi lóu
注音ㄘㄞˇ ㄌㄡˊ

繁体綵樓

彩楼

词语解释

彩楼[ cǎi lóu ]

⒈  用彩色绸帛结扎的棚架。一般用于祝贺节日盛典喜庆之事。

⒉  特指七夕乞巧楼。

引证解释

⒈  用彩色绸帛结扎的棚架。一般用于祝贺节日盛典喜庆之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绍兴 中, 秦熺 亦归 金陵 焚黄……郡县监司迎饯,数百里不絶。

平江 当运河,结綵楼数丈,大合乐官妓舞于其上,縹緲若在云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九桥门街市酒店,綵楼相对,绣斾相招,掩翳天日。”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招婿》:“你可分付直日匠人,搭起綵楼,请小姐上楼看迎状元,你可将丝鞭递与他。”

⒉  特指七夕乞巧楼。

南唐 李中 《七夕》诗:“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綵楼。”

国语辞典

彩楼[ cǎi lóu ]

⒈  结彩的楼台。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匠人毛顺心巧用心机,施逞技艺,结构彩楼三十余间,楼高一百五十尺,多是金翠珠玉镶嵌。」

分字解释


※ "彩楼"的意思解释、彩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彩楼背后的戏棚是孩童攀爬窥探的神秘世界。

2、酒楼靠护城河,楼高三层,正门上方挂题有‘会仙楼’字的匾额,匾上系大红绸,门厅宽敞扎彩楼欢门,缪女暗叹:果真是,皇城内生意最好的酒楼该有的门面。

3、抬眼望了望眼前高三楼的酒楼,门前用木枋扎彩楼,还有牌坊上写着清风明月酒家,五个大金字熠熠生辉,显得很是文雅气派。

4、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安街,两边尽见彩楼,南北朝向,宋门绣户,雕栏玉砌。

5、天津东南城角庆祝孙中山生辰大彩牌楼,这个牌楼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搭起了一座四五层楼房高的大彩楼

6、夏天的山村是美丽的,清早推门眺望,只见梯田像层层彩楼,火红的高粱撑起伞,金黄的稻穗晃着头,葱绿的棒子咧嘴笑。

7、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为了以示庆贺,在城内搭彩楼,并在秦淮河上放水灯万盏,一时蔚为大观,上行下效,这个风俗很快就传遍了明朝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