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ān yāng zhèn
注音ㄩㄢ 一ㄤ ㄓㄣˋ
繁体鴛鴦陣
⒈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⒈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引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谭纶、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1、戚继光率“戚家军”,首次摆出“鸳鸯阵”,并在鸟铳、弩、火箭等兵器的配合下,一举杀敌3万多人。
2、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3、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战场情况,鸳鸯阵还可以变化为五行阵、两仪阵、三才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