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gāng

清刚


拼音qīng gāng
注音ㄑ一ㄥ ㄍㄤ

繁体清剛

清刚

词语解释

清刚[ qīng gāng ]

⒈  清正刚直。清健有力。匕首名。

引证解释

⒈  清正刚直。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刘越石 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顾公 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

⒉  清健有力。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鲍照 诗文,义尚光大,工於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

⒊  匕首名。

《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魏 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分字解释


※ "清刚"的意思解释、清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艺术行走中,他能追本求源,上溯古法,不断地探索和调适自己的书法路向,形成了朴茂、恣肆、清刚、洒脱的个人风貌。

2、山谷雅词还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清刚之气。

3、主张以寂寞真淳之心写忧愤清刚之情,在风格上寻找天然风韵与万古英雄之气的统一,似乎在摆脱以“风骨”为特色的格调论,返回到对诗文豪气的推崇。

4、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5、在艺术探索中,他能追本求源,上溯古法,不断地探索和调适自己的书法路向,形成了朴茂、恣肆、清刚、洒脱的个人风貌,自成一家。

6、中国书法的奇妙在于一线之牵引、一点之垂注都有万千气象,这也使书法家更须注重提炼,使之清刚骨立,蕴藉高华。

7、黎祖籍鄂城太和,宽脸,在女性中属身材伟岸的一类,嗓音浏亮高亢具有男性的清刚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