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g tíng
注音ㄐ一ㄥˇ ㄊ一ㄥˊ
⒈ 遮蔽水井的亭子。
⒈ 遮蔽水井的亭子。
引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忿起拆其井亭,共烧以御寒。”
《元史·祭祀志三》:“井在神厨之东北,有亭。酒库三间,在井亭南,西向。”
1、许宣离了铺中,入寿安坊、花市街,过井亭桥,往清河街后铁塘门,行石函桥,过放生碑,迁到保叔塔寺。
2、阙里牌坊、引桂桥、尊经阁、朱熹手植槠树、碑廊、虹井亭、朱绯塘、草堂、墨砚堂、寓石楼等体现朱子文化的建筑和景观,透着书香和雅致。
3、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
4、大殿对面为大戟门,门外有玉带河,河上有桥5座,再南为五色琉璃门,门外还有宰牲房、治牲房、井亭等建筑。
5、他们讨论后,他的父亲,下主动承担的治疗费用,并表示愿意到东井亭附近的房子卖掉为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