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jīng

明经


拼音míng jīng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ㄥ

繁体明經

明经

词语解释

明经[ míng jīng ]

⒈  通晓经术。

⒉  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⒊  明清对贡生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通晓经术。

《汉书·刘向传》:“更生 年少於 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 更生 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漯水 又东逕 汉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 秦 博士。 秦 坑儒士, 伏生 隐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夏侯胜 以明经取青紫语门人,臣尝鄙之,何敢復以此耸诱其徒。”

⒉  汉 代以明经射策取士。 隋炀帝 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宋 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一》、《文献通考·选举四》、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明经》。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请杂取前代之制,立明经一科,以畅达教恉,阐发大义,能以今日新政,证合古经者为及格。”

⒊  明 清 对贡生的尊称。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 陆氏 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石门 隋岑庵 先生,是老明经。”

国语辞典

明经[ míng jīng ]

⒈  明于经术。

《汉书·卷七一·平当传》:「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

⒉  唐时以经义所取之士。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

⒊  明清时对贡生的尊称。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分字解释


※ "明经"的意思解释、明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制,常科,有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三礼、三传;制科,由王亲试诗、赋、颂、策等。

2、熙宁四年(1071)二月,王安石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士。

3、唐玄宗时宠臣外戚杨国忠之子杨暄“学业荒陋”是朝野皆知的事实,参加明经考试理所当然在被“黜落”之列。

4、足阳明经与胃相关具有相对特异性。

5、朕膺昊天之眷命,仰承皇太后慈谕,沛国公之幼女唐绎心,毓质名门,丕昭淑惠;七皇子子珩,德爰礼智,明经擢秀;实乃玉质天成,天赐良缘。

6、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与脑肠肽的关系.

7、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8、结果:针刺足阳明经的四白、内庭穴对胃蠕动功能有特异性影响。

9、可怜老夫白蜡明经,屡屡不中,白发青衫,落魄于此,那钱良便出资筹建学堂,聘老夫为师,教化子孙。

10、这一番话说得唐棣和桑充国惊诧无比,桑梓儿不知道厉害倒也罢了,可是这二人却是读书人,虽然说“三十老明经”。

11、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

12、肩井穴是为手、足少阳经,足阳明经,阳维脉的交会穴,多数乳腺增生患者在此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13、目的 :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与脑肠肽的关系。

14、在考试程序方面,唐代省试中逐步建立了进士、明经等常科科目三场考试制度,从技术层面避免前场落第再参加后场考试等舞弊行为。

15、谞少举明经,补河南府参军,通达简率,不好苛细。

16、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

17、在考试程序方面,唐代省试中逐步建立了进士、明经等常科科目三场考试制度,从技术层面避免前场落第再参加后场考试等舞弊行为(造句 网)。

18、方法设独取太阳经穴为治疗组,独取阳明经穴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

19、常科的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道举科等五十多种,可谓包罗万象。

20、兄昌字次卿,亦好学,皆明经,通法律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