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zhāng

千章


拼音qiān zhāng
注音ㄑ一ㄢ ㄓㄤ

千章

词语解释

千章[ qiān zhāng ]

⒈  千株大树。

⒉  指大树千株。

引证解释

⒈  千株大树。

《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⒉  指大树千株。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百倾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赵光荣 《长篇十四章》:“拔地势涌出,众木还千章。”

国语辞典

千章[ qiān zhāng ]

⒈  千株大树。形容大树之多。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一〇首之二:「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⒉  用黄纸剪成的梯形物。在祭祀神明时用。

⒊  一种用豆腐压成薄片的食物。

分字解释


※ "千章"的意思解释、千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咱们也别从太远的朝代开始用了,家里如有老人,可以问问,兴许他们就能知道,那就从春秋战国开始用吧,估计够我写一千章了,这是古今通用,古为今用。

2、游陈氏安澜园,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人深山。

3、“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千章万句,不出‘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4、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5、古代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无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可见“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争取主动权实为古代作战思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