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īng chá
注音ㄊ一ㄥ ㄔㄚˊ
繁体聽察
⒈ 语本《周礼·秋官·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后因以“听察”谓探听审察。
⒈ 后因以“听察”谓探听审察。
引语本《周礼·秋官·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 膺 等投身彊御,毕力致罪,陛下既不听察,而猥受譖诉,遂令忠臣同愆元恶。”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兰成 亦与其徒负担蔬米、烧器,诈为抄者,择空而行听察,得其号及主将姓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倾耳佇立,若有听察。”
1、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2、丁酉,分命使者巡行州郡,听察辞讼,纠劾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