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

六科


拼音liù kē
注音ㄌ一ㄡˋ ㄎㄜ

六科

词语解释

六科[ liù kē ]

⒈  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⒉  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⒊  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 唐 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宋 景德 天圣 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绍兴 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釐革》:“隋煬帝 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

⒉  明 清 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⒊  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想遇着荒歉之年,六科未收。”

国语辞典

六科[ liù kē ]

⒈  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1)​ 唐代举士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为六科。见《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2)​ 宋景德、天圣年间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达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政理,可使从政;洞识韬略, 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为六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3)​ 宋绍兴时以文章典丽、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

⒉  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行政事务,纠其弊误。

⒊  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植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岁,六科未收。」

分字解释


※ "六科"的意思解释、六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救人如救火,孩子的病不能再拖!为了说服庞丽娟,长期在助医一线服务的乐儿找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外六科专家吴强。

2、明天最后六科,名师助你冲A。

3、考生可根据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4、选测六科难不难?听听名师怎么说,考生。

5、知情学生告诉记者,坠楼者为集美大学某学院大一学生,有人猜测其因期末考试挂了六科而想不开。

6、中学生带只有五,六科每学期的小学生。

7、昨天,北京教育考试院透露,“一题多卷”科目增至六科,其中,西医综合、中医综合为新增科目。

8、深圳皇岗海关物流监控处物流监控六科8名关员涉嫌放纵走私一案,5日已在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庭审披露出令人吃惊的腐败案情。

9、注册会计师考前六科冲刺技巧注会考试的六个科目中,每个科目都有各自的特点。

10、2月5日,深圳皇岗海关物流六科腐败窝案在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1、连考三天的2009年广州中考昨日正式结束,为了不给考生心理压力,本报考试期间对六科试卷考题未作点评。

12、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13、深圳皇岗海关物流六科腐败窝案昨日继续开庭审理。

14、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15、“刑科都给事中”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是直属皇帝的独立监察机关,主要监督六部百司。

16、考试评分以最佳成绩之六科计算,满分为30分.

17、秘书六科正是对应王健康副市长的工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