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

掎角


拼音jǐ jiǎo
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掎角

词语解释

掎角[ jǐ jiǎo ]

⒈  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谓分兵互相呼应。偏斜,不正相对。

引证解释

⒈  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掊之。”
孔颖达 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 金山 诸蕃,共为形势。”

⒉  谓分兵互相呼应。

《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 修亲王 屯 归化城,顺承郡王 屯 贺兰山,互相掎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 松山 和 乳峰山 两处撤退时,留下了几千人马和十几门大炮在几座营寨中,以便与 松山城 互为掎角,抗击 清 兵。”

⒊  偏斜,不正相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採、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正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国语辞典

掎角[ jǐ jué ]

⒈  兵分两面,以牵制或夹攻敌人。

《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金山诸蕃。」

分字解释


※ "掎角"的意思解释、掎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族在碎辰界,位于浩宇中央位置,而妖界和魔界则分列两侧,对人族成掎角之势。

2、这场战役我军采取掎角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3、张角三兄弟攻下了巨鹿、广宗、下曲阳作为起义中心,三个城池互成掎角之势。

4、今曹仁令曹洪据守彝陵,为掎角之势;某愿以精兵三千,径取彝陵,都督然后可取南郡。

5、更何况,另一边的泥鳅和韩大嘴也不是傻子,三人似乎商量好了般,成掎角之势朝着三个方向甩了共二十多颗瓦普手雷。

6、敌人在河北、河南都构筑了强大的工事,以为掎角之势,现在河南之敌已被我歼灭,河北之敌孤立无援,只好龟缩到城里去了。

7、且狡焉思启,何国蔑有?英、法忌俄实甚,若联为掎角,鼎足而立之,即谓事在旦夕可也。

8、壹拾肆、(3)敌人在河北、河南都构筑了强大的工事,以为掎角之势,现在河南之敌已被我歼灭,河北之敌孤立无援,只好龟缩到城里去了。

9、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

10、芊芊的实力很快就制服了其他武者,各个俯首就擒在岩浆潭边,而此时欧阳飒燕、梦吟仙子、迦南明轮、陈道四人掎角之势抵御着芊芊强大的灵压。

11、再仔细一听,东、西方向他依为掎角的陆家宅和金家宅也是炮火连天、喊杀声四起。

12、三大门派之间虽然各有打算,但也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秩序井然,对魔神祭坛形成掎角之势,不断地清剿外围的魔物,一层一层地向目标挺进。

13、小白村的白菜不仅有利于秦大村的发展,小白村的位置更能与秦大村形成掎角之势,对将来抵挡西北方向的饿狼村有莫大的帮助。

14、吕布又在濮阳城外西边建一营寨,号曰西寨,与濮阳城成掎角之势。

15、壹拾贰、(2)这个方案可说是掎角之势,有绝对成功的把握。

16、叁、(1)掎角之势的人,也应付一部分责。

17、佛顶塔凭借着自身的高度和体量,也取代已经损毁的“西峰”,与牛首山“东峰”相对而成掎角之势。

18、凹进来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去的像拳头,互成掎角之势。

19、这场战役我军采取掎角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20、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