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óu shā
注音ㄔㄡˊ ㄕㄚ
繁体愁殺
⒈ 亦作“愁煞”。
⒉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⒈ 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引《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明 徐渭 《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1、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林黛玉
2、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
3、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