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ín cái
注音ㄌ一ㄣˊ ㄘㄞˊ
繁体臨財
⒈ 面对财物。
⒈ 面对财物。参见“临财不苟”。
引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
《孔子家语·辩政》:“治官莫若平,临财莫如廉。”
明 方孝孺 《与采苓先生书》之二:“及察执事之家,羣居则有礼焉,临财则有义焉。”
⒈ 面对财货的时候。
引《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1、又主偷五匹、常偷四十匹,谓应见优量者,实以小吏无知,临财易昧,或由疏慢,事蹈重科,求之于心,常有可愍,故欲小进匹数,宽其性命耳。
2、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
3、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傅带的不同。
4、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做人不能只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更要有一个智慧的眼光!
5、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6、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7、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8、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9、黟县商人胡荣命贾于江西吴城,始终以诚待人,“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赀为之,名重吴城。
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11、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知耻而后知义、后知勇、后知廉;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明做人之理,晓民族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