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okāng

糟糠


拼音zāo kāng
注音ㄗㄠ ㄎㄤ
词性名词


糟糠

词语解释

糟糠[ zāo kāng ]

⒈  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居富贵者不易糟糠。——《东坡志林》卷三。
遗其糟糠,别婚士族。

distillers’ grain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糟穅”。

⒉  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

《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
《史记·伯夷列传》:“仲尼 独荐 颜渊 为好学,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
司马贞 索隐:“厌,言飫也,谓不飫饱也。”
《汉书·食货志上》:“庶人之富者累鉅万,而贫者食糟糠。”
宋 王安石 《再上龚舍人书》:“其术不过发常平,歛富民,为糟糠之养,出糟糠之餘,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⒊  意谓贫困时与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遗弃。后因以“糟糠”称曾共患难的妻子。

《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梁贾说》:“居富贵者不易糟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鹤楼起义》:“把我旧时糟糠弃土苴。”

⒋  比喻废弃无用之物。

《魏书·释老志》:“乃 释氏 之糟糠,法中之社鼠,内戒所不容,王典所应弃。”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他们只知道译读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

国语辞典

糟糠[ zāo kāng ]

⒈  糟,酒滓。糠,谷皮。糟糠比喻粗食。

《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⒉  比喻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参见「糟糠之妻」条。

《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只为『团头』号不香,忍因得意弃糟糠。」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你如今有此等名姬相交,何必还顾此糟糠之质?」

英语chaff, grain husk

德语Spreu (S)​

法语balle, balle de grain

分字解释


※ "糟糠"的意思解释、糟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据小曼坦白云适之夫人为一老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亲者,他对小曼颇有野心,以志摩老友也,故无下手,他之力促志摩安慰林氏,存心搞成梁林离婚,俾志摩与小曼分手,他可遗弃糟糠之妻,而追求小曼。陈巨来

2、喜闻您乔迁新居,今日特发条短信表示祝贺,房子换新的啦,家具也可以换新的啊!但媳妇还是不要换新的了,因为糟糠之妻不下课嘛!这个可是必须的!

3、这,实不相瞒,潜龙还有一糟糠,已在渤海建立风情月意村。

4、要以诚相待、相濡以沫,坚定“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信念。

5、再后来呢,燕子姐真的离婚了,傅镇长就和荷花闹别扭,被他娘扭着耳朵根子骂了一遍,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荷花一不偷人二不偷懒,你给我收收心。

6、同样是配偶,民间社会叫贱内、荆妇、糟糠、婆娘,或内人、内子,上流社会叫爱人、夫人、太太,到了顶层社会就叫王后、皇后、国母、第一夫人。

7、借老婆上位咱们没法说他是抱大腿,毕竟两公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后是否撇糟糠咱们也管不着,文章的大腿有两个。

8、也曾想过,再找一房妾室,好延续香火,可是,他要是那样做了,又深感对不起那贫贱糟糠之妻。

9、中非共和国政府日前向全国电台和电视台下令,禁止播放鼓动男人遗弃糟糠之妻、另结新欢的歌曲。该国政府指出,这种内容的歌曲有碍国家的发展。

10、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一点,黄炎自认为,做得不比任何人差!

11、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12、金屋藏娇,二奶包多了,贵体糟糠,徒令“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3、7.30,妻,想你,在这里向心爱的妻子承诺:我绝不会有‘三妻四妾’的想法,心里面一直念着自己的‘糟糠之妻’,谨记‘妻荣夫贵’的道理,一生一世照顾好自己的‘妻儿老小’。

1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新头伍德宫演的是《正气千古》,讲的是汉代宋弘“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

16、他们都很穷,所以结婚意味着将要过糟糠夫妻的生活。

17、他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怎么会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呢?

18、能!肯定能!不过现实的是,有几个糟糠之妻不下堂呢?

19、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司马光

20、跟赵总生活相对好些,他人品好,富贵不淫,糟糠之妻不下堂;心胸坦荡,对生意以诚信、特色求发展,对同行谦让,不伸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