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纳言


拼音nà yán
注音ㄋㄚˋ 一ㄢˊ

繁体納言

纳言

词语解释

纳言[ nà yán ]

⒈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

⒉  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按, 秦 汉 不置, 王莽 依古制,改大司农为纳言,有纳言将军 严尤。北周 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从。 保定 四年改御伯为纳言。 宣帝 末又置侍中。 隋 避 文帝 父 杨忠 诔,改侍中为纳言, 炀帝 大业 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 唐 初为纳言, 唐 武德 四年改为侍中。参阅《通典·职官三》。

《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孔 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⒉  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幘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国语辞典

纳言[ nà yán ]

⒈  职官名:(1)​ 掌传达王命。(2)​侍中的别名。参见「侍中」条。

《书经·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分字解释


※ "纳言"的意思解释、纳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纳言不胜焦灼,便悄悄地带了两个随身侍从,微行来到难波港。

2、班纳言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风险投资人。

3、清少纳言在这部具有宫廷文学性质的随笔作品中,依据自己的审美基准来引用白氏诗文,而且所引用的基本上都属于闲适感伤类型的作品。

4、所以在渡辺昌心中,浅井长政此人,治军、统帅、政务、纳言,都算做的相当到位,唯有不通政治、驭下不能,这两个大缺点,掣肘浅井氏的发展,就好像眼前这般。

5、为了这个工程,组成了一个由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宰相重臣参加的工作班子,因为这些人身份、职务都很高,所以工作班子的权限也很大。

6、作者清少纳言与当时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

7、作者清少纳言与当时的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王朝文学三才媛”,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作为女官侍奉中宫定子,直到定子过世,大约七个年头。

8、秋光最是薄暮。夕阳发出灿烂的光芒。每当落日贴近山颠之时,恰是乌鸦归巢之刻,不禁为之动情。何况雁阵点点,越飞越小,很有意思。太阳下山了,更有风声与虫韵……清少纳言

9、同是一个人,没有了感情,便简直觉得像别个人的样子。清少纳言

10、夏季夜色迷人。皓月当空时自不待言,即使黑夜,还有群莹乱飞,银光闪烁;就连夜雨,也颇有情趣。清少纳言

11、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的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清少纳言

12、和泉式部是与紫式部、清少纳言齐名的日本平安时代“三才媛”。

13、清少纳言是日本人,著名作家,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代三大才女。

14、优秀校长应懂教育,尊师爱生;具有政治家的活动能力,会经营、善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强;谦虚、善纳言;作风民主,有亲和力;信念、意志力强。

15、紫色的桑葚落在冰蓝色的碗里,摇曳成蓝紫色的梦。清少纳言

16、春天黎明很美。逐渐发白的山头,天色微明。紫红的彩云变得纤细,长拖拖的横卧苍空。清少纳言

17、论文作者通过考察指出,抒发人生感悟和追求大自然的美是白居易和清少纳言共同的理想,这一点同时也是白居易文学能够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之一。

18、并不是被爱的很深的女人,又心绪不佳,长期患病,她的男人肯定会觉得心烦的。清少纳言

19、这也是享乐和艺术的全盛时期,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带上12世纪的绘画插图),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名作纷呈。

20、这是一种高雅的智慧游戏,臣子们有时利用陪弈的良机,向帝王纳言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