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ujiē

走街


拼音zǒu jiē
注音ㄗㄡˇ ㄐ一ㄝ

走街

词语解释

走街[ zǒu jiē ]

⒈  犹言走百病。明清时北京一带的风俗。

⒉  指上街游行。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走百病。 明 清 时 北京 一带的风俗。参见“走百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金 与 元 国俗,正月十六谓之放偷。是日各家皆严备,遇偷至,则笑而遣之。虽妻女、车马、寳货为人所窃,皆不加罪。闻今 扬州 尚然。而 燕 地正月十六夜之走街,恐亦遗俗也。”

⒉  指上街游行。

老舍 《牛天赐传》二十:“学生们开会,学生们走街,学生们演说,学生们男女混杂。”

分字解释


※ "走街"的意思解释、走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陆续有臂缠黑纱的军官走街串巷,将一份份阵亡通知转交家人。

2、葛辰光,也常庄有小贩走街串巷,上门收购甲鱼壳、龟壳、乌贼骨、桔子皮、鱼脑石等小药材个。

3、而高高的墙沿下,几缕阳光走街串巷、穿堂入室,惊扰了一帘春梦,焕发出满园生机。

4、回去以后,陈立和没有走街串巷,而是把自己憋在村委会的屋子里,苦思冥想。

5、他们为了拿到很低的报酬,每天走街串巷,疲于奔命,还要受尽人们的各种冷眼和嘲弄。

6、这一天,庄里来了个算命先生,打着板子,提着装黄雀的笼子,走街串巷,挨家招揽生意。

7、于是,两人走街串巷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茅草屋,极为简陋,“这就是你的家?”。

8、礼品装入箱笼,或挑或抬,走街串巷,燃放鞭炮,吹奏鼓乐,在媒人、押礼人的护送下送至女家。

9、迎面七幅玻璃喷画,把耍猴、缝穷、磨剪子磨刀等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市井风情描绘得有声有色。

10、我走街串巷找到了他的新住所。

11、此时的夜岚毫不知情,他一路跟随着NPC走街串巷,翻墙越阻,终于NPC停了下来。

12、可以,我十岁就出来和母亲一起走街串巷,做宵夜,算得上一个彻头彻尾的穷二代。

13、最近一直在走街附近游荡,发现了Illum百货商场的四面都有美丽的橱窗设计,于是赶紧用相机拍下来了。

14、一个人独自背着蛇皮袋,走街串户地去敲门,收购国库券。

15、他们将煮面所需物品塞满一副特别的担子,一头盛着鼎锅、泥炉,挑起走街串巷,沿街叫卖。

16、欺骗或攻击是现代万圣节的风俗。 孩子们穿着特殊的衣服走街串巷,讨取糖果和玩具之类的赏赐。

17、戏楼周围是保定最早形成的干鲜果品批发早市,每天清晨,走街的货郎和四乡农村小商小贩,纷纷汇集这里趸货。

18、在老北京一到盛夏,“打冰盏儿”的小贩开始走街串巷,主卖酸梅汤、玫瑰枣、煮海棠、泡大红干儿和“果子干”。

19、呃,小兄弟,老汉这把子力气可是长年累月走街串巷卖糖人练出来的!

20、经过他走街串巷的一番搜索后,终于在街边一条小巷的尽头发现了这间“情人旅馆”。